大夏,玉鹿學院,千字碑
“王爺,請賜墨寶。”
楚千秋安排好了蓋英的行動,讓他前往北海之眼,佈置一枚棋子,前往攪局,便返回了大夏,來到了熟悉玉鹿學院。
現在他回到學院,就跟回自己家一樣方便,沒曾想顏夫子見了他,連忙奉上筆墨紙硯。
“顏夫子,這是為何?”
“莫非文脈之間並不互通,可以繼續撰寫文章?”
楚千秋有些驚訝地說道。
這一次江州文脈震動,楚千秋已經把裡面大部分的力量都給吞了,用來給自己和娘子凝聚【浩然】特性。
“這倒不是。”
顏夫子有些尷尬地說道。
“昔日聖人制作文脈,彼此互通,只為感應天下文章。”
“老夫只是想多拿些文章,以便吟誦給神都的文脈聽,也能得到一些收益。”
“那些文章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科學之道才是重中之重。”
“夫子不可本末倒置,求術而不求道。”
“本王成就江州文脈,不過是想要證明,文章這種東西不足為奇。”
“所謂千古文章,本王要寫多少,就寫多少。”
楚千秋嚴肅地說道。
他還裝起來,自己背後靠著一個文明的精華文章,任由他在這裡吹牛皮,也沒有人敢來收他的牛皮稅。
“這……”
顏夫子目瞪口呆,這千古文章多難寫。
就像是《滕王閣序》承接《蘭亭集序》,有三百年才有這樣一篇文章,後來又過了三百年,才有《岳陽樓記》。
結果楚千秋吹牛皮,說自己可以批次製造,簡直是看不起儒門從古至今的文豪們。
你吹牛皮不上稅啊。
是的,的確是不用交稅。
“你們先把科學之道的理念弄懂,再來看這些文章。”
楚千秋大義凜然地說道,這顏夫子也只能向惡勢力低頭。
我就想要點文章,有必要這樣嗎?
“等本王研究了這千字碑再說,你先下去吧。”
“是,王爺。”
顏夫子以前雖然心服口服了,但那是對於權勢和力量屈服。
現在楚千秋說自己能夠批次製造千古文章,並且有江州文脈為證,讓這位儒門領袖的最後一點驕傲都粉碎了。
武功比不過,權勢比不過,就連儒門自己的專業寫文章,也被秒殺了。
起碼顏夫子自己頂多寫優秀文章,不敢說能寫千古詩篇。
而楚千秋是批次製造的。
這一刻楚千秋開始征服儒門的心靈,讓他們開始認定楚千秋,就是真正的聖人,真正的哲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