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講究天人感應,意思是上位者做了壞事,會引發老天爺降下懲罰,比如地震,海嘯,蝗災,旱災等等。
董仲舒提出這套理論,也是為了勸告皇帝,告訴他做了壞事,有老天爺看著。
這套理論,放在楚千秋的前世自然是有問題的。
正所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一旦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又找不到【失德之人】,替罪羔羊,這套理論就成了笑話。
但放在如今的世道里,天人感應並沒有破產,相反還有幾分道理。
因為真的發生過孝感動天,六月飛雪,大旱三年的傳奇故事。
人是可以感動上天的。
或者更準確一點,感動人道。
天一真人在給楚千秋解釋衰世的時候,還補充過一句話:
“天道無情,人道有私。”
對於天道來說,人族興盛,或者妖族興盛,那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
在太陽系中,月球,地球只不過是一粒微塵。
更何況是浩瀚的宇宙。
人的喜怒哀樂,與璀璨星河相比,不值一提。
天若有情天亦老。
但對於人道的權柄來說,它是有自己私心與慾望,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甚至還有一點點的小脾氣。
每當衰世來臨的時候,它就像是一個有著起床氣的孩子,會宣洩著自己的憤怒與情感,對於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
它能夠聽到眾生的聲音,並實現他們的願望。
跟楚千秋的悲願大道很像。
只不過衰世的實現方式,是災難而已。
竇娥之冤,感動天地,於是六月飛雪,大旱三年,連帶著周圍百姓一起完蛋。
“所以衰世,其實是一個類似大道的生命體。”
“它像是苦海一樣,覺醒了某種意識,並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行事。”
“一旦積累了足夠的力量,它就會開始影響整個世界。”
“每當力量消耗完畢後,就等於這個世界消除了一部分的五衰之氣。”
“某種意義上,衰世的到來,使得整個世界得到一次宣洩,洗牌,重組。”
“所以兩大聖地也一直與它共存。”
楚千秋這下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真武門與摩訶寺,不喜歡干涉世俗。
因為人道的權柄分為光明與秩序的力量,同時也誕生了黑暗,剝削與殺戮。
黑暗的部分化作了苦海,誕生了道祟,還有這個專門用來抵消五衰之氣的【衰世】。
衰世與苦海一樣,都是一種奇妙的生命體。
如果楚千秋沒有猜錯的話,它應該也融合了人道的一部分權柄,就好比楚千秋融合天子大道一樣。
衰世不像道祟,不像佛魔準備毀滅世界,就好比是固定的程式,在必要的時候啟動災難,減少人類的數量,改善社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