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寺與真武門,正在討論一個問題。
楚千秋究竟是先殺了龍帝,再成為天人?還是先成了天人,再殺了龍帝?
兩者間的區別,將會決定對待的方針與策略。
前者是楚千秋乃絕世天驕,突破兩大聖地的封鎖,現在也只能想辦法,把他納入掌控之中,後者則有天人直接干涉世俗的嫌疑。
摩訶寺在這個立場上,是支援楚千秋的。
“渦流島上的痕跡,已經反覆檢測過了。”
“龍帝戰死的時候,並沒有出現天人相關的法則,只有透過絕世神兵引動的法則力量。”
“所以那時候楚施主應該還沒有進階天人。”
“最早的法則痕跡顯示,他是在龍帝死亡以後才掌握了這股力量。”
“所以不能認為,楚施主故意隱藏天人的實力,在渦流島上擊殺龍帝,破壞平衡。”
“雙方戰鬥的法則痕跡,只不過是神兵的殘留而已。”
“請天玄施主確認這些情報。”
一念法師語重心長地說道,同時他把調查的結果,做成一枚精神種子,發給真武門的前來協商的高手【天玄真人】。
並不是只有天人才能夠使用法則力量,像是神兵,絕世神兵的身上,它們都有法則的痕跡,如果運用得當,也能夠發揮法則的力量。
兩大聖地自然能區分兩者的不同,這才能夠在世俗鬥爭中找到真正的天人。
否則大宗門每用一次神兵,兩大聖地都要調查一下,豈不是要累死。
“真武門相信,絕不是摩訶寺故意培養楚道友,讓他成為天人,破幻兩派的關係。”
“兩派的友誼源遠流長,是經過數千年的歲月證明的事實。”
“佛道之間的矛盾已經達到了完美的平衡。”
“盛極而衰,盈滿則虧。”
“真武門希望保持這樣的動態平衡,世俗之間也是富有活力。”
天玄真人看了摩訶寺提供的調查結果,先開口穩定雙方的關係,示意真武門並沒有認為,這是摩訶寺的針對舉動。
“但是,這不代表摩訶寺可以包庇,甚至縱容楚道友的行為。”
“的確,龍帝之死沒有法則的痕跡。”
“但不能認為楚道友在這以前沒有成就天人。”
“因為他在龍帝死後,利用【天子法則】,約束了魏無忌等人,相隔時間只有兩個時辰!”
“兩個時辰,他能成就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