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天機閣主準備火燒雲都。
不給楚千秋留下一粒糧食。
楚千秋的軍隊,跨海作戰,需要大量的糧食補給。
這不像是在雨州,楚千秋在雨州作戰的時候,都是本土作戰,所有的糧食補給都可以依賴當地的鄉紳,富商,糧行等等。
楚千秋一聲令下,這些民間強大且有組織能力的團體,就會給自己輸送糧食。
比如楚家自己擁有的北宮商行,柳家,乃至米家的糧行。
這些勢力會給楚千秋送來海量的物資,保證他能夠在物資充沛的情況下,與敵人展開大戰。
現在楚千秋出海遠征,需要龐大的商船負責補給。
幾萬人的吃喝拉撒,在大海上展開行動,消耗的物資是非常驚人的,儘管武道高手可以隨意捕捉海獸,海魚,以補充食物,甚至用真氣取代炭火焚燒。
但仍需要大量的運輸船補給糧食,草藥等等。
煙波港的船隻自從楚千秋起航的那一天,每天都在裝卸大量貨物,沿著水師的行軍路線出發,
以保證後續的糧食供應。
本來楚千秋的計劃之一,就是拿下雲龍國作為基地,同時擊潰天機閣的抵抗,順便殺猴儆雞。
結果天機閣主當場跑路,他跑路以後自然不會讓楚千秋輕鬆地掌控雲龍國,而是寧可毀掉大半個雲龍國。
他設計的圈套很簡單,先是讓楚千秋在國都獸性大發,讓他的名譽毀於一旦,再命令手下放火,焚燒國都。
這樣一來,楚千秋罪惡滔天,雲龍國的勢力就很難跟他進行合作。
如果楚千秋要徵集糧食,就必須親自下鄉,派出親衛幹活。
這樣一來的話,雲龍國的高手就能趁機偷襲,逐漸消滅楚千秋的力量。
楚千秋的親衛實力很不錯,但云龍國更為廣闊,在這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們的抵抗力量足以令親衛們疲於奔命。
畢竟按照歷史上的經驗,一個統治者無法從基層組織中獲取人力,物力,財力,那麼政權就難以維持統治,會出現嚴重的負收益,最終導致政權的投入遠遠大於產出,無法維持。
楚千秋的實力當然不怕雲龍國的地方豪強造反,但他們處於對抗的狀態,那麼楚千秋就無法從雲龍國的領土上吸取資源,糧食物資等等。
當然,楚千秋可以大開殺戒,不服氣的統統殺掉。
這樣天機閣主與流雲居士同樣喜聞樂見,因為他們需要證明楚千秋罪大惡極,從而操控海外諸國的聯軍。
簡而言之,只要火燒起來了,天機閣主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敵人的計策不可謂不毒辣。
王后娘娘只是天機閣主扔出來的配菜,讓楚千秋喪失理智,獸性大發的。
而火燒雲都才是他準備給楚千秋送上的正餐,焦土戰術。
不得不說,天機閣主的確是一位梟雄人物,當初景王造反的時候,也沒主動把王妃娘娘送到楚千秋的面前。
只可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他的陰謀詭計,他的一切佈局,在楚千秋的面前,洞如觀火。
如果有人問楚千秋怎麼知道這個陰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