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楚千秋為太后娘娘的病情操勞之際,他的親衛們正在整編神策軍的部隊。
一萬人的軍陣沒有花費兩天的工夫,便順利組建完畢。
“你們想要的親衛資格,統統都會有的。”
“但前提是在這一次的雨州剿匪中脫穎而出。”
“沒錯,在剿匪過程中表現出色的人,都將獲得親衛的資格。”
“當然,你們也不用擔心大將軍會不公平。”
“任何一個人戰死了,大將軍都會按照親衛的標準,進行撫卹。”
陽廣大聲喊道,向剛剛整編的衛隊,訴說了楚大將軍的政策。
叫他們兩眼放光。
“真的按照親衛的標準撫卹嗎?”
神策軍的普通士兵陣亡了,最多賠償二十兩銀子的埋燒銀。
這個標準其實不低了,因為在神策軍的普通士兵,最差也是粗通經脈,會一點真氣的武者,不能當做普通農夫看待,所以能賠二十兩燒埋銀。
但跟親衛相比,那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把金子抬上來。”
陽廣大喊一聲,便有負責後勤的親衛將一盆盆的金元寶抬到了閱兵臺上,那些金子發出金燦燦的光芒,溫暖人心。
在場的神策軍將士們,有七成左右的呼吸聲變得急促起來。
楚千秋這一次整編的衛隊,大多都是中下層。
以百戶,什長,銳士為主,並沒有太強的軍官,即使有一些高手,也侷限在先天初期左右。
畢竟先天中期以上的高手,是不太會在意親衛的優厚待遇,他們已經不是錢能買得動,而是自己就能招攬親衛的級別了。
更何況楚千秋也不希望拉攏一下老油條過來,對於神策軍本來的高手,沒有直接大刀破斧,給了竇家足夠的顏面。
換句話說,楚千秋的衛隊以年輕人為主體,是屬於神策軍的下一代。
這些年輕人不僅有竇家的子弟,也有其他都統,萬戶,千戶的孩子。
這些軍二代按照父母的要求,參與了這次的衛隊,任由楚千秋驅使。
除此之外,還有將近七成的將士,屬於沒有後臺,最多隻是百戶之子,或者從講武堂出來的剩餘學徒。
他們的眼睛裡閃爍著對於功名利祿的渴望,所以對於金銀更加重視。
楚千秋也明白,跟軍隊單純談道德是沒用。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前提,是嶽元帥讓士兵們拿著足額的軍餉,才能提出道德要求。
“大將軍言出必行,這些金子一直都在。”
“每一個打仗流血的兄弟,都會記在大將軍的心中。”
“所以你們明白自己要做什麼了嗎?”
陽廣大聲喊道,要讓每一個士兵,都能理解楚大將軍的慷慨。
“願為大將軍效死力。”
“大聲點,聽不見!”
“願為大將軍效死力!!”
萬人的將士齊聲吼道,氣如狼煙,楚千秋坐在閱兵臺的後方,藉助這股氣勢,祭煉他從竇大將軍手中獲得的【大將軍印】。
這件【大將軍印】自然不是隨便的玉璽,而是一件極其特殊的寶兵,它能讓統帥與附近的軍陣產生聯絡,藉助軍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