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您彆氣壞了身子。”
“竇大將軍這樣做,也是別有苦衷。”太后娘娘的貼身侍女洛冰,連忙上前勸慰道。
“苦衷?”
“哀家看他是老湖塗了。”
“竇家一直沒有合適繼承人,他就一直呆在大將軍的位置上。”
“呆了那麼多年,都成老湖塗了。”
“還不如像先帝那樣,趁著老湖塗前,趕緊住皇陵裡面去。”太后娘娘冷哼一聲,毫不客氣地說道,差點把洛冰嚇出好歹來。
“娘娘!”
“哀家沒事,就是生氣而已。”
“景王是一個不安分的人,他想要得逞的話,要麼得到摩訶寺的支援,要麼天下大亂。”
“昔日神威軍與朝廷的矛盾巨大,神威軍還聯絡了景王,雙方有一定的勾結。”
“父親為了保證竇家日後的榮華富貴,也跟景王做了聯絡。”神策軍因為太后娘娘的關係,聽命於朝廷,並不代表神策軍就一定會忠誠。
這完全是兩碼事。各方勢力多頭下注,才是常態。誰贏,他們幫誰。如果神威軍高舉叛旗,一路向南,高歌勐進。
神策軍與神武軍究竟擁有多少的忠誠度,實在是一件很可疑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朝廷看上去優勢極大,愣是不願意對神威軍動手。
神策軍加上神武軍,再配合朝廷各方大軍,至善學院,萬壽寺能調動多少高手。
這飛龍騎臉還怎麼輸啊。要是打仗這麼簡單就好了。因為神策軍有自己的心思,神武軍有自己的想法。
誰忠誠,誰可靠?不到事實發生的那一刻,根本沒人知道。神威軍內部,都會有陽萬戶這樣企圖投靠朝廷的軍官,更不要說朝廷了。
所以朝廷和神威軍,雙方都是麻桿打狼——兩頭害怕。當然朝廷肯定是擁有不少忠貞鐵桿,像是鐵千山,秦總督之流,肯定是有的。
但這些人彌足珍貴,死一個就少一個。一旦這種規模的大戰,朝廷的忠貞之師,鐵桿部隊死太多了,朝廷的控制力便會急速下降。
“那娘娘,那現在的話,大將軍那邊是?”洛冰連忙問道。她是竇家培養的侍女,全家性命都跟竇家繫結在一起,是不可能洩密的。
“現在的話,老湖塗還在想著,聯合景王,威脅朝廷。”
“他想讓哀家勸說陛下,納幾名男妃,並讓哀家安排,讓小十八進宮,為竇家爭取一個機會。”
“真是人老湖塗了。”太后娘娘冷哼一聲,顯然對於竇大將軍還沒有弄清楚現在的局勢,感到惱怒萬分,隨手之間就將眉心祖竅中的精神種子燒得乾乾淨淨,眼不見為淨。
“這怎麼可能?”
“千萬不能讓陛下知道了。”洛冰倒吸了一口冷氣,現在的女皇陛下究竟有多袒護忠武大人,簡直是沒有任何底線可言。
像是楚千秋在靈州轉移流民,收買人心,在風州賑災,換成其他皇帝,直接判你一個圖謀不軌,滿門抄斬都是可以的。
俗話說,雷霆雨露皆為君恩。朝廷就要壟斷做好事的權力,其他人是不允許做大規模的好事。
賑災,組織,這些字眼都是犯忌諱的。御史臺上面彈劾楚千秋的奏章,妄圖博取清名的人物又不是沒有。
但女皇陛下全部留中不發,罵得太過分的,還派人過去狠狠地打了一頓。
“小十八年紀輕輕,也有先天中期的修為,在風州算得上青年才俊,在上京就不算什麼了。”
“他也是個乖巧的孩子,何必讓他進宮來?”
“更何況,哀家可是欠他的。”
“在這時候給他添麻煩,這讓哀家如何自處?”太后娘娘提到了【他】,臉色微微一紅。
“娘娘?”洛冰有些恐慌地想著。太后娘娘旋即想起自己的話,不能對外說出來,便板著臉說道:“洛冰,你替哀家走一趟。”
“用最快的速度,去嘉禾城告訴大將軍。”
“這件事不要再考慮了。”
“讓他謹守本分,竇家便安然無恙。”太后娘娘已經冷靜了下來,隨口吩咐道。
小十八名為竇良孺,是太后娘娘的侄子,竇大將軍的孫子,稱得上是後起之秀,在十九歲的年紀就有先天中期的修為,未來可期。
但是在上京的漩渦裡,只會撞得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