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千秋喜歡做好事,是江湖公認的好人。因為他是財神爺,散盡家財,頓頓喝小米粥,只為了救濟風州的流民,簡直可以評為感動神武朝十大人物之首了。
這些有的,沒的流言,是由文理學院控制下的說書先生們特意流傳開來了,在流傳的過程中越變越誇張。
因為楚千秋不是雷鋒,做好事,要留名。恰恰相反,他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名聲,就是為了換取足夠的好處。
現在全天下的人民都知道了,楚千秋是欽差大臣,要去風州監察糧草賑濟。
光明寺不得表示一下?什麼武功秘籍,神兵利器,都給準備一下?更何況楚千秋已經放出話來,要重新調查上慧禪師暴斃一桉,他已經擺明了車架,要跟金剛寺做不去了。
再加上合歡宗的勢力,在靈州幾乎全滅。怡紅院被合歡宗不得已拋售,落到了李師師的手中,相關產業已經紛紛退出市場。
有些怡紅院的姑娘們,願意從良的從良,願意做針線活的做針線活,願意留在怡紅院裡賣藝不賣身的,也隨他的意。
這些雷霆手段用了下來,神威軍與金剛寺的矛盾,幾乎到了公開化的程度。
當然茶館裡面的茶友,則有不一樣的看法。靈湖城,茶樓
“忠武大人果然是佛陀轉世,能渡化眾生。”
“便是那怡紅院的女子,個個都能洗心革面,從良做人。”一位茶友不禁舉起了大拇指,誇讚道。
“好像事情不是那麼一回事吧。”
“我怎麼聽人說,那楚忠武是看上了怡紅院的姑娘,霸道得很。”
“一個人霸佔整個怡紅院的花魁們,正在金屋藏嬌。”另一位茶友低聲地說道。
“不是說那謝花魁,跳入江中自盡,與其有關嗎。”
“上一任花魁李師師姑娘,不就是被忠武大人看上了,直接搶回家裡去了。”
“咳咳,休得胡言,忠武大人不是這樣的人。”
“謝花魁一事已經查明瞭,乃是龍虎商會的談笑妄與葛清風,聯手合謀,逼迫謝花魁。”
“你們切記不可胡言亂語。”……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下,整個武林都知道了,楚忠武要給光明寺出一口氣。
至少他去找金剛寺的麻煩,的確是為了光明寺出頭。有情有義啊。光明寺怎麼能靜靜地在一旁觀看呢!
要知恥!這也是楚千秋故意營造出來的輿論氛圍。反正金剛寺的高僧已經做好準備了,雙方在沒有接觸以前,就已經交手了多輪。
仇恨都已經拉滿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金剛寺的敵人肯定會在自己身上押注。
押注得越多,賺得越多哦。於是光明寺的主持聽到訊息後,連忙召開了會議,緊急探討了一番,便讓上光禪師再次出馬,來到百香鎮,拜訪楚千秋。
“青奮,來了幾個和尚,長什麼模樣?”楚千秋拍了拍青奮的肩膀,讓骨頭都要酥軟掉了,連忙回答道:“少爺,來了一個大和尚,一個胖胖的,叫什麼圓覺,另外一個瘦高個,就是上光禪師。”
“那上光禪師可了不得啊,傳說是布袋和尚的轉世!”看來都是熟人啊。
上光禪師曾經在迴圈中,幫助楚千秋封印眉心祖竅裡的道祟種子。圓覺法師則是當代光明寺最傑出的傳人,三休師弟的大師兄,曾跟楚千秋一起前往上京。
“青奮,你站在不要動,放開心靈,讓我看看他們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