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就是神明!
楚千秋沒有把這句話說出來,但楊月華卻明白了他的意思,有些忍不住地問道。
“楚忠武,你已經修行到了這個境界了嗎?”
儘管文理學院不像至善學院那般積累深厚,《白虎通義》也止步於聚相階段,但不妨礙楊月華透過學院積累下來的資料,明白武相境界的不同差異。
“跟劉伯伯一樣了嗎?”
“還差了一些。”
“但不多。”
楚千秋朗聲說道,並沒有謙虛。
他從聽雨軒回來以後,便使用了義父新贈送的玉簡,檢視了關於真身層次的注意事項。
“千秋,若你化身神明,一定要記得你不是神明。”
“時常有高僧修行,在不經意間把自己當做了佛陀,當場涅槃。”
“化神境界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迷失自己。”
“越是感受到神唸的浩大,越是體會自己的渺小,最終會有武者渴望回到佛國淨土,當場涅槃。”
“南無阿彌陀佛!”
劉都統提到這裡,像是想到了圓寂的幾位好友,不由得悲從中來。
這讓楚千秋打起了精神來,認真聽講。
“相傳太子出世之際,舉頭觀遍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是哉斯言!”
劉都統很乾脆地說道。
我們只是假裝神明,而不是真正成為了神明。
“義父,顯形境界也可以凝聚神念,這有什麼區別嗎?”
楚千秋有些不解的問道。
“當然有區別,顯形境界的武者,是要抵抗神唸的侵蝕,即使顯形境界聚集香火願力,它們也是為了神魂而來。”劉都統笑了笑說道。
“如果我們假扮神明,則神念膜拜,不起侵擾之意。”
天地間的香火願力,眾生的愛恨貪嗔痴,會飄散在空中,逐漸沉澱,提純,最終變成神念。
香火願力由【欲界】逐漸飛昇【色界】最終抵達【無色界】,去尋找那不可捉摸的神明。(注:465章)
而真身的層次武者,則是透過【化身神明】,把【香火願力】騙過來。
是的,騙過來。
一般來講,香火願力會朝著神明的所在地,也就是【無色界】前進,而顯形大成的高手,又有一個稱呼名為【顯聖】。
這一次神念不再是為了同化而來。
而是要成為神明的一部分。
武者假扮的神明越成功,匯聚而來的神念也就越龐大,壓縮的效果可能就更好。
如果做一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好比是把自己的筆名取做【金庸新】,用來吸引讀者眼球,此為蹭熱度是也。
“義父,那其中有沒有什麼風險?”
“自然是有的,一旦神念發現作假,就會產生天魔,直接反噬。”
“為了避免反噬,最好的辦法,便是履行神明的職責,以假亂真。”
“像是太祖皇帝流傳史書,宣稱自己是赤帝之子,皆因他凝聚的第一個真身,乃為赤帝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