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景府
楚千秋來到上京的第九天,他還沒有打算結束迴圈。
作為一個時間管理大師,楚千秋很愛惜時間,絕不浪費一絲一毫。
太后娘娘這位功德無量機,有的是時間慢慢刷,不如趁著空閒的時間,來找兵部尚書景玉龍聊聊,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什麼?楚忠武來拜訪老夫?”
“難道是神威軍又來要軍餉了?”
“還是劉都統給了他一點吩咐?”
景玉龍百思不得其解,儘管從理論上來講,三大野戰軍也都是歸兵部管的,楚千秋也是歸兵部管轄的武夫。
但楚千秋來到上京這麼多天,從來沒有想過去兵部報到,劉都統也把兵部當空氣,根本沒有吩咐過楚千秋任何一句話。
自然兵部也就不會自取其辱,去找他的麻煩。
雙方互相當做沒有看到。
如今楚千秋的地位不同往日,他透過扶持長公主的政變,一口氣成為了帝國炙手可熱的大人物,誰也不想成為【被清君側】的物件。
像是曾經的九門提督吳世南為了保全家人,已經在詔獄中自我了斷。
楚千秋才來上京幾天,已經不知搞死了多少個武相高手了。
楚忠武在靈湖城的綽號——楚滅門,開始在上京流行。
所以景玉龍一聽,楚千秋要來拜訪,心裡就先慌了兩下,連忙拿起【挖耳羅漢】詢問道:
【主上,楚忠武來訪】
楚忠武來訪?
【莫非是我與王爺的事情,敗露了?】
【不可能,不可能,我們都沒動手,誰能說我們有問題?】
【估計只是起了懷疑,過來試探的吧。】
景玉龍乃雨州鎮北軍出身的萬戶之子,算得上是一個傳奇。
他原本是萬戶世家,就讀州府的講武堂,他認為做一名單純武夫無用,要做真正有學問的武夫,於是便去讀聖人經書,入了儒門的學院,還要參加科舉。
他這等舉動,把景萬戶氣得夠嗆,直接斷了這位景家少爺的資源供給。
畢竟在神武朝,並沒有讀書至上的傳統。
讀書只是手段之一,武者的地位才是實打實的。
結果他也是倔脾氣,寧可資源被斷,也要堅持自己的看法。
父子互相冷戰,爭論不休,雙方都在等著對方妥協。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景玉龍在最困難的時候,竟然遇到了一位貴人,那就是來學院微服私訪的景王。
相傳兩人一見如故,在望湖亭上,暢談天下大事。
“此子有大才,將來有望三公。”
“本王當為國家愛才。”
景王十分欣賞景玉龍的才華,竟在一番暢談後,將自己的玉佩送給了景玉龍,一時傳為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