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九龍山
永州的冬天是冷的,上京的百姓需要購買木炭或者煤炭進行取暖。
在上京的早期,方圓上百里的樹木,早已被砍伐殆盡,可謂是寸草不生,直到風州開採出儲量巨大的煤礦,輸煤進京。
這才遏止了環境進一步的惡化。
不過即使在上京取暖砍伐樹木最為流行的年代,也有一個地方鬱鬱蔥蔥,四季常青,流水潺潺,從來沒有人敢砍這裡的一草一木。
這便是上京的九龍山,皇家陵園。
相傳蕭太祖早年曾到上京來訪,結果一時迷路,誤入九龍山,竟然找到金鵬王朝的龍脈,龍脈認主,後來蕭太祖返回雨州,首倡義舉,推翻了金鵬王朝。
等到蕭家坐了天下,將龍脈放歸九龍山,便在這裡修建了不大不小的皇家陵園。
太祖,太宗,高宗,玄宗,孝宗,章宗,仁宗,微宗,憲宗,理宗。
神武王朝至今歷經十帝,消耗皇帝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大夏皇室,甚至出現過一位大夏使節,從太祖一路跟到仁宗,號稱七世元老。
那時候仁宗皇帝號稱中風暴斃,這位年歲已高的七世元老,大夏使節黃襄公還吐槽了一句:
“你們的皇帝,能不能換一個藉口?”
“玄宗是這樣,孝宗是這樣,每一次都用這藉口,不會膩嗎?”
“中風不太好,可以換成馬上風嘛。”
大夏的使節,這般不尊重神武朝的體面,引得朝廷顏面大失,繼位的微宗頓時惱羞成怒。
他直接下令,把這位一點都不懂得尊重神武朝傳統文化的大夏使節,一路護送回大夏,並終身禁止他進入神武。
逢年過節,這喜歡記仇的微宗皇帝還會問上兩句。
“襄公,尚在否?”
大臣與侍衛們,只能無奈地回答上一句。
“陛下,還在。”
結果這位大夏使節壽命悠長,身體健康,他硬是挺到了微宗中風病逝,然後喬裝打扮,改頭換面,以副使的名義,來到神武朝祭拜。
這位大夏使節還在皇陵面前,嚎啕大哭,成就一段佳話。
雖然聽過哭聲的老臣,總覺得大夏使節更像是在笑,而不是在哭。
不管這些皇帝們生前有過多少功業,罪孽。
現在他們的遺體都靜靜地躺在這裡。
神武國這十位皇帝的陵墓,按照輩分宛如長蛇陣型依次排開,沿著山脈起起伏伏,恰似神武朝的國脈,一高一低,一起一伏。
比起皇宮來說,皇陵的佔地面積不算大,每一座皇陵只相當於一座小型宮殿,佔地不到一百公頃,算得上相當節儉了。
至於整個九龍山,還能再放上幾百個這樣的皇陵,可見蕭太祖為子孫百代,留下了一塊很好的墳地,目前還只用了不到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