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做過一場的時候,果然是沒有使出全力。”
“這歸一神劍當真可怕。”
“他要是使出全力,恐怕龍丹都要受損,我也得進入迴圈避其鋒芒。”楚千秋一開始請了公主府裡面的兩位,他們願意出手幫忙,但必須由楚千秋打頭陣。
幸好他多留了一個心眼,沒有想要吞下歸一神劍,去萬壽寺找了幫手,讓祖元禪師來當肉盾。
果不其然,就連不動明王的真身,都被這恐怖的神兵一劍洞穿,換成一般的武相高手,恐怕當場就死了。
易道人用真氣凝結兵器,堆疊雷甲,也被王丹陽一劍殺之。他現在算是明白,神兵的威力到底有多可怕了,也為自己的機智而感到慶幸。
楚千秋在外面看戲,王丹陽卻陷入了絕境。
“好一個萬壽寺,好一個祖元禪師!”王丹陽爆發驚人的劍氣,他一次次地刺穿不動明王的武相,換來的卻是一道道的傷害,而不動明王恢復如初。
這樣的戰鬥,令人絕望。火鳳來襲,周圍的四位高僧凝聚長壽佛,使出梵音唱禪,佈下大陣,要將他一步步地鎖死。
“丹陽施主,你為何讓神劍蒙塵。”祖元禪師沒有往死裡逼迫,反而後退了兩步,語重心長地問道。
“祖元禪師,你休想用攻心之計!”王丹陽再落魄,他也曾是大夏頂尖高手,十大劍聖之一,豈可任由他人欺凌。
“丹陽施主,老衲並非使用攻心之計,而是你這神劍的威力,太小了。”
“這不是歸一神劍該有的力量,也許它超越了寶兵,卻是神物蒙塵。”祖元禪師的話,宛如利劍一般,刺入王丹陽的心臟當中,讓他隱隱作痛。
神兵與寶兵最大的區別,在於神兵具有神韻,是精神力異變的產物,與法則極為相似。
歸一神劍能夠擊穿不動明王的真身,是因為它擁有【歸一】的神韻,能將所有的力量,凝聚成為一點,發揮出極致的破壞力。
而現在這柄神兵上的神韻,已經消耗殆盡了。
“就算神韻沒了,殺你也夠了。”
“施主何必執迷不悟呢,老衲並非大夏之人,你與大夏的仇恨,與萬壽寺並無關係。”祖元禪師輕聲一嘆,要給對方指出一條明路。
“祖元禪師,貧道敬仰你是佛門大能。”
“但你想勸貧道皈依佛門,卻是痴心妄想!”王丹陽面對絕境,卻面不改色,他終究是道門的精英,見那祖元禪師步步緊逼,卻沒有直接痛下殺手,便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施主,不妨皈依我佛。若是曾經歸一門的長老,從道門反叛,然後加入佛門,簡直是重大的政治勝利。
當然,現在不比當年,佛道兩家有協議,不能這樣明目張膽,讓他做個客卿什麼的,也足夠讓歸一門顏面盡失了。
至於歸一神劍,也會成為佛門的神劍。只可惜王丹陽冥頑不靈,硬生生地斬斷自己最後一線生機。
“上天有好生之德,丹陽施主這又是何苦呢?”
“佛門廣大能容,便是萬壽寺不行,亦有六扇門可居。”祖元禪師輕輕一嘆,他明明是降魔除妖的護法金剛,卻做那慈眉善目的普渡佛陀,努力爭取王丹陽這樣的人才。
任何一個能達到顯形境界的高手,都是無可比擬的財富,若是佛門有人叛逃到了大夏,亦能以禮相待。
雖然王丹陽的履歷有些問題,歸一門肯定會不饒不休,但比起這樣的人才來說,願意冒這樣一個風險,頂多安排在六扇門裡面,不要放出來,免得大家尷尬,不好相見。
“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寬,不渡無緣之人。”(注1)
“貧道與佛無緣。”
“更何況大丈夫不可再受辱。”正如三國末期,蜀國面對絕境之時,譙周勸劉禪投降,便是不要再次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