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來談判的。
而是早就做好了翻臉的準備。
楚千秋在雙方動手的一瞬間,就多出了一些明悟。
那些看似荒唐的理由,都是為了激怒他。
至於徐家和楚千秋的關係,就算變差了又如何?就是變成死仇又如何?
神威軍是朝廷的眼中釘,神武軍遲早要跟神威軍做過一場。
不,倒不如說徐家和神威軍的關係越差,金鑾殿上的天子,太后娘娘才會越放心。
這是最為基本的權力分化。
皇權總是會本能地切割權力。
換句話說,一開始徐家在政治上就站好隊了。
不存在跟楚千秋和諧共處的路線。
徐世安一開始的確不知道楚千秋是武相,惹下了禍事,但如果徐家要消弭這個矛盾,再簡單不過了。
但徐家卻是步步緊逼,絲毫不把楚千秋這位十六歲的武相當一回事。
除開他們集體腦子壞掉以外,那就只能說明他們是故意這麼做得。
「君子有六德。」
「為父絕君,不為君絕父。」
「為昆弟絕妻,不為妻絕昆弟。」
「為宗族殺朋友,不為朋友殺宗族。」(注1)
徐紫霜在動手的瞬間,低聲吟唱,整個人的氣勢提升到了頂點,她要在老僕的護法下,以先天極境的挑戰楚千秋。
越階挑戰!
「原來如此,你要突破武相了。」
「你只差最後一步,點亮烙印。」
這一下,楚千秋恍然大悟。
事情的來龍去脈,徐家的囂張都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相傳至善學院有一門奇功名為《六德》,可以修煉君子六德,定親疏關係,凝練精神意志,與光明寺的無上奇功《大乘度厄經》極為相似。
當初三休賢弟故意來找茬,與楚千秋做過一場,便是因為他要藉助【磨難】來錘鍊自己。(注:出自41章)
經歷萬千磨難,始能成佛。
這至善學院的《六德》也很相似,她將執念一點一滴的積累,不管徐世安闖下多大的禍,惹了多少的事情。
她一定會堅定地站在弟弟這一邊,然後柔聲地告訴他。
「小弟,別擔心,姐姐給你出氣。」
「小弟,怕什麼,姐姐幫你殺了他們。」
「小弟,別在意,我們徐家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如果說三休賢弟到處惹是生非,專門修煉頭鐵的《金鐘罩》,藉此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