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主大人誤會了,不是義父叫我來的。」
「只是偶得【厚德載物劍】寶兵一把,這把寶兵有些毛病用不得,便想換取些好處、」
楚千秋這下可不敢亂說,在武相高手面前最好老老實實的。
尤其是文理院主有鬼神莫測之玄機,竟能洞察自己與任道遠前來,必須小心為上。
「崔家的鎮族之寶的確是用不得,武相高手也不願沾染這怨恨因果。」
文理院主憑空取走寶劍,觀摩了兩下又還給了楚千秋,搖頭說道:
「你來找文理學院換取好處倒是想差了。」
「院主大人此言何意?」
「你是劉伯伯的義子,與我不必這般客氣,平輩論交即可。」
「我姓楊,名月華,算是劉伯伯的半個義女。」
「我叫你千秋,你叫我月華即可,用不得這般繁文縟節。」
楊月華懶散地伸了伸腰,半點高手風度皆無,不經意間流露風華萬千。
如果說李師師的美,是那種塵世的禍國妖姬,那麼楊月華更像是九重天上的仙子,步履凡塵。
只是她的話讓楚千秋有些摸不著頭腦,既然是自己人,換點好處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接下來楊月華的一番話讓他明白了過來。
「文理學院教授《白虎通義》,也講《禮法》,講天人感應。」
「但這一切不過是為了從心所欲,不逾矩。」
「儒門講規矩,定禮法,不逾矩的前提是知道規矩,明白禮法。」
「在規則上游走,而不違背規則。」
「劉伯伯一意孤行,那我確實不能幫他。」
聖人云:吾從心所欲,不逾矩。
楊月華在造反這個大是大非上倒是不願意幫助劉都統,因為她也有自己的道理。
文理學院的宗旨便是,不學而文理井井,不吏而施於有政。
某種意義上跟禪宗很像。
「所以月華不願意沾染兩方大戰,畢竟你是武相高手,可保得一方無憂。」
楚千秋明白了,怪不得義父也沒有來團結邀請文理學院,如果楊月華表明瞭立場,任道遠不會是這個態度。
「不錯,所以這【厚德載物劍】於我無用,於文理學院無用,只會惹來無盡的麻煩。」
「劉伯伯若是起兵,會給神武百姓帶來一場巨大的浩劫,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