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侄對《血戰功法》《赤火純陽功》都不滿意嗎?」覺彌方丈突然開口說道,他也是軍隊出身的人,曾經修煉的也是《玄元功》,自然能看出來楚千秋修煉的功法。
且不說他怎麼得到第六層以上的功法,會把《玄元功》修煉到第七層境界的,可想而知是對於軍隊流行的兩種功法,並不滿意。
畢竟《玄元功》的極限,就是修煉到先天初期(真氣化形),再往上就是軍隊沒有了相關功法,元陽派同樣沒有,只有真武門還有後續的功法,純粹是為了驗證武道知識而存在的功法,沒有實用價值。
「二伯,那《血戰功法》《赤火純陽功》能成就武相,追求天人,求得長生不死嗎?」
楚千秋理所當然地說道。
武相境界肯定不是武道的終點,否則龍大將軍這樣的修為何必聽從朝廷,真武門與摩訶寺裡面,絕對存在著更高層次的高手。
如果佛魔說的沒有錯,摩訶寺在一萬年前就存在了,屹立萬年而不倒,與真武門平分天下,沒有點壓軸的手段是不可能的。
就像那頭佛魔一樣,被鎮壓在摩訶寺的婆娑淨土裡面,只有一縷殘魂積累實力。
「賢侄真是好志向,老衲遠遠不及。」覺彌方丈深吸了一口氣,他這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年紀確實大了。
年輕的時候他也氣吞萬里如虎,別說一個百戶的位置,就是萬戶,都統,大將軍,他也敢去想象。
現在不過是這一畝三分地的守家之犬。
如今見到楚千秋這般少年意氣,不禁有些感慨萬千。
「這天下的武功,首推《摩訶無量經》與《真武劍經》,乃為兩大聖地的至高寶典,比起《金剛不壞神功》與《仙界玉旨》還要高出不少。」
如果說金剛不壞神功是金色品質的武功,那《摩訶無量經》毫無疑問是紅色品質的了,只是不知道有沒有《如來神掌》之類的。
「除開兩大聖地外,緊接著的便是我朝的《皇極錄》、大夏的《神龍訣》,至善學院的《春秋大義》都是能將武相修煉到極高境界的寶典,乃是天人有望的神功。」
「當然各大宗門、世家的鎮派寶典,例如光明寺的《光贊經》、龍虎派的《北斗本命真經》,皆是一等一的絕學。」
覺彌方丈信手捏來,在這方面的見識上甚至比楚千秋還要強上許多,聽得楚千秋有些熱血沸騰。
要是這些寶典都讓自己給白嫖了,該有多好。
同時也大概明白了天下勢力的層次。
兩大聖地是輪外算的。
他們坐觀天下風雲變幻,就是楚千秋上一次遇到的佛魔,也不過是一萬年前,被摩訶寺鎮壓的一縷殘魂。
雖然那佛魔越變越強,將來指不定真的能毀滅世界,但起碼現在來看,他也只能資助一些狂徒,重建天下太平。
其次大夏與神武能夠坐穩江山,自然也是實力非凡,那《皇極錄》和《神龍訣》想來也是極其高深的寶典,而儒門也曾是不遜色兩大聖地的超級勢力。
如今儒門雖然衰微了一些,不如當年風光,也不如兩大聖地的強勢。
但也是能與朝廷平起平坐的頂級豪強,而儒門更是選擇了全面合作,與朝廷產生了共生關係。
這三者可以看做同一個檔次的實力,屬於超一流勢力。
但朝廷控制的疆域過於廣大,變得像是一個鬆散聯盟,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因此呈現出強而散的態勢。
例如現在神威軍本來算作是朝廷的力量,卻與朝廷矛盾重重。
然後便是百蠱門,龍虎派,光明寺這種在一個州里具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霸主。
這些
大宗門,世家頗有點獨立王國的態勢,擁有強大的財力,武力,就是朝廷也不敢輕易得罪他們,很多時候像是封建王朝的諸侯,聽調不聽宣,你也拿他沒轍。
再往下就是分佈在各地,各城池擁有影響力的豪門、中小門派等等,這類勢力一般在靈湖城、七星城等重要城鎮居住,在當地擁有較強的資源,也往往與大門派有關係,屬於二流勢力,像元陽派、法華寺依靠著百香鎮的富庶,勉強能擠進去二流勢力的尾巴。
在這之後,便是一般小鎮的高手,城池的武館,混江湖的幫派、鏢局之流,學得一點微末功夫,在小鎮裡有一定的影響力,能算上三流勢力。
「賢侄若真有所追求,立志武相的話,那就只能找黃大哥請教了。」
「或者老衲給賢侄安排,去光明寺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