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佛經,不過慈悲二字。」
「我朝雖為佛國,亦慕聖賢之道。」
「何謂聖賢之道,仁義為重,豈可以刑罰為上?」
少年郎王元站了起來,有些激動地說道。
而鐵千山卻像是一座不可動搖的高山,而少年郎的激情就像是拂面的微風,又怎麼能對這樣的高山造成影響呢?
「你說得很不錯,很有道理。」
鐵千山沒有直接反駁少年的話,反而鼓掌了起來,讓正在激憤中的少年為之一愣。
「但這個道理不是對我講的,而是要對羔羊,對百姓們講的。」
「要講得百姓相信你這個道理,這便是教化萬民。」
「但你要記住一點,是讓百姓相信這個道理,而不是你自己相信這個道理。」
王元作為王家武道天賦最好的嫡子,識文斷字都是很聰明的,修煉武功也比其他子弟快得多,所以才能得到王榮的喜歡。
所以鐵千山這一套雙重標準大法打過來,他雖是楞了一下,卻很快反應過來,漲紅了臉皮,大聲喊道:
「先生豈可胡言亂語,我聖朝以仁義治理天下,以慈悲為懷!」
其他嫡子們你看看我,你看看我。
一些特別聰明的人,似乎已經反應過來這名老師想講什麼,便開始幫腔道:
「是啊,先生,聖人都講禮義廉恥,而不空談刑罰,」
「我王家亦是儒門子弟,怎可學那法家的手段?」
「不錯,六弟說得很有道理,若人沒有了仁義,與禽獸有何異同?」
王元聽著兄弟們紛紛支援自己,臉上的血氣漸漸消散,彷彿感受到家族的溫暖,心中一片暖洋洋的。
至於兄弟們到底是怎麼想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鐵千山心中冷笑了一聲,王榮的嫡子們倒是都不笨,不想著那王元變聰明,讓他保持著那份善良,才是王家嫡子們最大的利益。
不過話說回來了。
一個合格的法家信徒,也要用仁義的外表來偽裝自己,俗稱外儒內法。
好話說盡,壞事做絕。
說出來,你就不合格了。
一定要說著動聽的好話去騙人,降低自己做壞事的困難嘛。
在課堂上講這些的時候,他就已經暴露了自己。
鐵千山知道自己還不夠徹底,會忍不住地想說出來,那是說書先生的歲月給他留下的毛病。
但他想知道王家的嫡子王元,究竟是一個真正的天才,還是愚蠢的良善之輩。
於是他開口說道:.
「既然如此,這堂課就沒什麼好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