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很欣慰,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和努力,宋子默從一個課本學霸不斷的升級,不斷的蛻變著,正一步步朝前邁進,成長進步著。
經過上一次的有獎徵文影響,不僅提高了文學社的知名度,更大大增加了校報的銷售量。且不管學生是衝著文學還是有獎徵文而來,只要文學社的招牌打出去了,就會引起其他學生的關注,發展目的並不是要讓所有人都加入文學社,而是讓所有人都知道有文學社這個團體存在,並且做了什麼具有影響力的東西,這就是團體發展存在的意義。
這個社會很現實,喜歡一種東西,有可能是先喜歡上與這種東西有所關聯的其他,但是沒有接觸,不去碰觸,你又怎會知道自己喜不喜歡?
所以第二期徵文,宋子默和吳華商定,還是照舊有獎徵文。
“文學社這一學期的工作和目標就是這些,大家有什麼意見可以及時反映,接下來大家再討論一下第二期徵文的內容和主題。“宋子默合上報告,徵詢大家的意見。
“我們已經是文學社成員了,那這一期的徵文我們還可以參加嗎?“林文問。
“可以參加,但是不能獲獎。“吳華說。
眾人一聽,頓時焉了下去。
“不能獲獎啊,那獎品怎麼辦?“陳峰皺著眉頭問道。
這麼誘人的獎品,居然只能看,參賽也沒意義了。
吳華明白大夥的心思,畢竟獎品誘人,大家都不是聖人,做不到視獎品為糞土也很正常。
看著大夥低落的模樣,吳華突然眼前一亮,但是又有所顧慮,說道:“我有個想法,就是不知道可不可不行。“
“什麼想法?“宋子默問。
“針對我們內部成員,我們可以設定一個三行詩專欄,定期舉辦內部比賽,獎品照發,但是隻能內部成員參加。“吳華說。
三行詩很美,很觸動心絃。
短短的幾句話,卻能包含很多自己想表達的情感,這也是吳華上一世偏愛三行詩的原因之一。
想起21世紀網路三行詩的火熱程度,只要把三行詩引進江城大學,定能颳起一陣三行詩熱潮。
“什麼是三行詩?“林睿對這個詞彙倒是挺感興趣,主要是沒聽過。
“三行詩是一種微型詩,也是一種獨立詩體,通常定義為三行內、字數不超過30字的詩。“吳華簡單的介紹著三行詩。
“三行?“林文驚訝道:“比絕句還短?“
“字數上不一定,但是詩體格式卻是隻有三行。“吳華見大夥都懵懵的,於是又解釋道:“三行詩從古至今都有人在作,只是沒有普遍流傳,這種體裁的詩歷史上也有很多,其中文藝復興時期詩人但丁的名著《神曲》便是應用最多三行韻律的詩歌。“
“原來《神曲》就是三行格律,這個我懂。“陳峰說道。
“那行,大家不懂的到時候跟陳峰瞭解一下。“吳華也不多說,直接切入正題,“至於內部獎勵,我準備這樣劃分。“
說到獎勵劃分,這才是大夥關心的重點。
“我們每月一次內部競賽,均是以三行詩的格式競賽,獎勵我們不採取獎品發放,而是統一獎金制度。“吳華停頓了下,見大夥都兩眼放光的看著他,就像野狼看到獵物的模樣,吳華頓覺好笑。
“具體獎金多少,我跟社長商議一下。“吳華給足宋子默面子,這筆錢他是準備自己掏的。
“好好好。“林文連說三個好,不管錢多錢少,他只覺這種比賽新鮮,他感興趣。
見大家沒有異議,吳華又繼續說道:“到時候我們內部作品再弄一個文集,放圖書館,或者學校派發,宣傳文學社的同時,好作品又能得到傳頌,相當於就是宣傳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