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笑山只一眼,便看出了吳華對張伯的讚賞與敬佩,看來他這次是選對人了,張伯的手藝,終於不用在這小街小巷裡沒落了。
告別了張伯,吳華還是周身的熱血沸騰,與韓笑山走出巷口了,心卻還在惦念著張伯的手藝。
“韓哥,你是準備讓張伯做我們的手工師父嗎?”吳華迫不及待的問。
韓笑山點了點頭,“是的,剛剛你也看到了,張伯是個不可多得的手工師父。”
吳華沒有否決,而是走著繼續與韓笑山攀談,“是的,可是張伯會願意離開他的小作坊嗎?”
吳華知道,有些老人家很怪,寧願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不願去別的大平臺發展。
“有何願與不願的,張伯最大的心願就是把自己的手藝傳承下去,但是他脾氣確實有些古怪,一般人他不願意相傳。”韓笑山倒是想起了了,之前前前後後幾十個別走心思的人,想求張伯傳授手藝,卻被張伯一一打發了。
“連韓哥你都不願嗎?”吳華倒是有些好奇了,看著他們兩人感情還算不錯。
韓笑山笑笑,搖了搖頭,“非也非也,只是你韓哥我瀟灑慣了,沒那份閒心思去學這種手藝。”韓笑山自由散漫慣了,不太喜歡約束自己,“再說了,倘若學的不好,還不是徒令張伯煩惱?”
吳華點了點頭,頓覺言之有理,“說的也是。”
“你倒是可以試試的,我看張伯並不排斥你與你交談也是相談甚歡,如果真有這興趣,倒不防一試。”不知是試探還是真心,韓笑山笑談說起。
吳華並沒有搭話,而是陷入了沉思,他倒是想學,關鍵是不知道人家交不交。
且行且看吧。
“走,帶你去嚐嚐江城美食。”
穿過巷弄,走過長街,韓笑山勾著吳華的肩膀,一副好哥們的模樣,領著吳華穿梭在江城的鬧市區。
不管真心也好,試探也罷,假若真的有這機會,吳華還是想跟著張伯學習一些手藝的,既然決定了要做珠寶行業,多一門技能壓身也不算壞事,說不準哪天就真的派上了用場。
與韓笑山吃完午飯,吳華便準備離開,他知道韓笑山也忙,不可能整日陪著他瞎逛,所以便隨意找了個理由先行離開了。
吳華先去買了部大哥大,而後用大哥大給有聯絡方式的親人朋友逐個打了電話告知,他知道江城不比衢州,這塊地方他也還沒找到落腳的地方,所以用大哥大聯絡,總比找一個地方通知一次家裡來的方便。
直到通知完通訊錄裡的所有人,吳華才找到了劉冬梅宿舍的電話,撥通了等候著。
臨走前,吳華曾囑咐劉冬梅在宿舍等他電話,並告訴她自己過來江城會買大哥大,以後聯絡就比較方便了。
宿舍裡的姐妹都離開了,此刻只有劉冬梅宿在這裡,吳華走了兩天,她就在這裡等了兩天電話。
學生們都走了,連宿舍的阿姨也放假回了鄉下,整棟宿舍樓顯得冷清孤寂,但劉冬梅的心卻像蓄滿了烈火,等著遠方的吳華給她來電。
電話很快就撥通了,劉冬梅略顯激動的抓起電話,喊出了心心念唸的那個人名,內心繁雜。
吳華輕鬆緩解了兩人的談話,與劉冬梅甜膩的交談了一番,足足講了有十來分鐘,直到耳邊傳來電量不足的提示聲,吳華這才與劉冬梅說了再見。
之後的幾天,吳華便開始遊走在江城的各大街小巷中,美其名曰逛街,實則是將江城各地的風俗與人情瀏覽了一番,順便對江城各行業的商貨店鋪,做了一番的考量。
現如今的江城,大都還是以傳統模式的商業店鋪為主,也不泛有少數的追求時尚潮流品牌行業異軍突起,比如美髮行業、潮流飾品、時尚服飾等,均是以小部分局勢擴充套件著。
有時尚接軌的埠,就有引領時尚進步的源頭,吳華就是看中這一點,所以才會大膽選擇一口價珠寶這個模式,一般情況下,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人群,往往都是走在時尚最前端的群體,他們普遍對傳統的商業模式略帶牴觸感,在追隨時尚潮流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就會把這種思想帶給身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