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陽剛看著吳華一臉正色的的模樣,還以為吳華變能耐了,卻原來是想著四叔的事。想到這裡,吳紅陽不禁斜眼看了眼吳紅霞,真是個蠢材
,連吳華這種小角色都搞不定,還妄想當上遠揚公司的負責人。
“我聽說萱妹也去你們學校了,吳華,你成績怎麼樣了,明年就畢業了,我聽三叔說你報了支教,該不會真的跑去山溝裡支教吧?”吳紅陽一臉不屑,不冷不熱的問道。
吳愛國想起自己曾經跟吳紅陽說過吳華誤報了支教,這會見吳紅陽重提此事,於是便趕忙解釋道:“小華的支教名單已經移除了,不用去支教了。”
哦?移除了?
吳紅陽一臉懷疑的看著吳華,繼而又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看著吳華意味深長的冷笑道:“那你是準備留校做老師還是繼續讀大學?我跟你紅霞姐可都讀了大學了,別說到你這就考不上去,說出去也不好聽。”
田慧英聽出了吳紅陽話裡有話,在一旁替兒子揪了把心,這老大老二家的,就沒一個安好心的,處處榨壓著自己的兒子,攤上這樣的堂兄姐,想想都頭疼,更替兒子心疼。
見兒子沒說話,田慧英以為兒子生氣了,於是便出來緩解氣氛,笑著扯了扯兒子的肩頭,說道:“小華,你要努力了,跟堂哥堂姐好好學習,以後做個有出息的人。”
吳華看著母親著急的模樣,知道她是為自己擔心,於是也很配合的順著母親的話接了下去,說道:“嗯,我知道了,我一定會好好像堂哥堂姐學習的。”
吳紅陽和吳紅霞一聽瞬間又覺得吳華可笑至極,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像他們那樣,有機會上大學的。除了最基本的經濟基礎外,還要有一定的實力,他們可從不認為三叔一傢俱備這樣的條件送吳華去上大學,吳華看著也不是考大學的料。
吳華沒有說話了,在一旁冷眼看著大伯二伯兩家和父母在寒暄,突然發現這些人都好假,明明不喜歡與對方寒暄,卻硬要擠著笑臉去寒暄,好像寒暄幾句就能找到存在感似的。
聊了大概有半個鍾後,大伯二伯便找藉口離開了,與父母站在門口目送著他們離去,吳華內心終於釋然了,暗歎了口氣,終於走了。
看著大伯他們漸漸消失的背影,吳華終於不吐不快,冷聲的哼道:“真不知道這些是哪門子的親戚。”
田慧英不做聲,倒是一旁的吳愛國急眼了,訓斥道:“你小子,沒大沒小的,怎麼的也是你大伯二伯。”
吳華知道父親一直把他們當親人,但是人家根本不領父親的情,所以吳華也沒客氣的反駁父親道:“他們眼裡都沒你這個三弟,又怎麼會有我這個侄子。”
吳愛國被吳華堵的有些語塞,竟找不到話語來反駁,最終只能低嘆著氣,無奈的走進院子。
“本來就是,兒子說的有道理,看他們家一個個的,都是瞧不起我們和老四家,就你把人家當哥,人家都未必把你當弟。還處處針對我兒子,要是我兒子以後有個出息,非找他們出回這口氣不可。”田慧英也是深有感觸,想到他們無情的樣子,她就來氣。
聽著母親的話,吳華呵呵一笑,他能給母親來個大大的擁抱嗎?吳華暗忖,果然是母子連心啊,母親現在想的,也是吳華自己所想的。
吳華暗暗發誓,待有一天飛黃騰達之日,定會讓那些曾經看不起自己的人,刮目相看。
大年初一,就這麼悄無聲息的過了去,吳華全天呆在家裡,並沒出去。
大年初二,別家都有大小姑回家探親,獨吳華家裡,爺爺奶奶只生了四個兒子,沒有姑姑回門探親,而母親孃家則遠在外地,來回折騰也麻煩,所以大年初二也是在家中度過。
大年初三,母親和四嬸早早的便相約出門遊玩去了,說是跟周邊鎮上的一些女人們,約了一起去拜佛,吳萱也跟著去了,所以四叔中午的那頓飯就落在了他們家。
三個大男人煮飯,吳華想想都覺得驚悚。
大男子主義的父親從不煮飯,老覺得男人就該事業有成,不該呆在家裡洗手作羹。
四叔一臉憨厚,說起自己曾因煮飯差點把礦區炸掉的英雄事蹟,笑的很是燦爛,吳華卻覺得甚是心驚。
一個從不煮飯,一個煮飯會炸,在兩者艱難的選擇下,吳華還是聰明的放棄了選擇,認命般的走進了廚房。
廚房裡有菜,有肉,還有各類的調料。吳華怔怔的站在灶頭前,看著滿屋的廚房用品,突然就想起了劉冬梅,也不知道劉冬梅怎麼樣了,在家過得好不好,早知道讓她跟著自己回來就好了,此刻也不用為做飯的事情犯愁了。
唉。認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