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選擇了離家近的東華市,那學校也很好選,自然是東華最好的大學復華大學,以沈一凡和陳清琳的成績,考上覆華大學是穩當當的。
至於專業,沈一凡讓陳清琳任選,她應該什麼專業都考得上,不過陳清琳對自己的未來其實挺迷茫,不知道以後應該從事什麼行業,於是沈一凡讓她選了國際金融系。
國際金融是復華大學的名牌專業,分數線很高,有足夠的挑戰性,以後找工作也方便,而且從事的是金融這樣高大上的行業,說出去也有面子。
當然如果以後陳清琳不喜歡出去工作的話,學了這個專業也有利於在自家的公司當個高管,負責融資、投資一類的高階事務,沈一凡早就決定好要自己開公司了,他怎麼可能給別人去打工呢。
沈一凡自己選擇了經濟系,因為曾經一起上崑崙山的女大學生夏君梅就是復華大學經濟系的,她以前經常鼓動沈一凡考復華大學,這樣方便她照顧這個“弟弟”。
夏君梅前兩年給沈一凡寫過好多信,也給了沈一凡她的宿舍電話,但沈一凡後來越來越忙,沒怎麼回信,也沒打過電話給她,更沒有把自己的手機號告訴夏君梅,慢慢也就失去了聯絡,也許她已經忘了這曾和她有過一些親阿密接觸的小弟弟吧,再說等沈一凡入校時,她應該畢業了。
說起來,在三秦省還有個小妹妹唐詩語,也曾書信聯絡過,後來同樣慢慢失去了聯絡。特別是沈一凡身邊女人越來越多後,他對交情不深的女人漸漸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生怕再增添一些負擔,他可是真的承受不住了。
至於林夢夕,肯定是考不上覆華大學的,不過東華財經大學就在復華大學的旁邊,兩所大學離得非常近,而且東華財大也是不錯的大學,分數線不低,名氣也大,正適合林夢夕。
對於專業,林夢夕同樣沒啥想法,於是沈一凡為她選了會計專業,作為未來的大老婆,不懂財務怎麼行,賬以後都得歸她管。
下面的第二志願、第三志願都無所謂,反正選東華市的大學就行。
虞嫣也發了簡訊過來,詢問填報志願的問題。她當然要和沈一凡選同一座城市,聽說沈一凡要考復華,她雖然在東華市有一些痛苦的回憶,但並不排斥去東華上大學,以後有沈一凡在,沒人再會冤枉她了。
至於考哪所學校的問題,她想學法律,所以得挑她能考得上又設有法學專業的學校。這也和上次的經歷有關,她希望能多瞭解法律知識,不要再被人隨便陷害。
參考著虞嫣的模擬考成績挑選了一陣後,沈一凡讓她第一志願報考東華大學法學專業,分數線相對較低,她應該很有希望,至於其他志願同樣無所謂,只要是東華市的就行。
蘇靜怡也在東華大學,這倆女生在一個學校挺好的,方便保護,她們遲早得互相熟悉起來,而且沈一凡研究過,東華大學離復華大學不算很遠,尤其對東華市這個超級大都市來說,開車只要半個多小時就能到的地方已經是近得不能再近了。
等班裡同學知道沈一凡要報考復華大學後,準備考到東華市去的同學多了很多,這讓班主任孫大川十分為難。
尤其李吟霜、陳清琳和沈一凡這三位成績長期穩定在全省前二十的同學居然沒有一個報考國內最強的燕京大學,而是全都報了復華大學,這讓孫大川覺得非常浪費,於是挨個和他們談心。
可是談心並不起作用,李吟霜選擇復華的原因和沈一凡差不多,離梁溪市比較近,各種關係都搭得上,反正她以後也不需要找工作,上燕京大學還是復華大學區別不大。其實她選復華還有個原因,那就是沈一凡選了復華,不管她本人願不願意,她曾祖父就是希望她能和沈一凡近一點,保持多接觸。
孫大川只能接受這個現實,因為三名學生都很堅定,根本說服不了,即使告知他們的家長也沒用。
李吟霜自不必說,這本就是李和淵的意思,而沈一凡爸媽全憑他兒子自己做主,至於陳清琳,她爸媽也不希望她離家太遠,復華同樣是好學校,而且還能和沈一凡上同一所大學,他們沒什麼不滿意的。
讓孫大川更不能接受的是,除了這三名最好的學生外,其他很多學生都報考了東華市的大學,這會在校內產生惡意競爭,抬高東華各大學的分數線。
其實對梁溪市的學生來說,他們最願意去的城市本來就只有兩個,東華或者藍京,這兩個大城市的風土人情和梁溪市比較接近,而且不管是經濟水平還是教育資源都名列前茅,當然東華更強一點,至於其他城市,要麼太遠,要麼其他方面不符合要求。
在班主任苦口婆心的勸說下,有些學生修改了志願,但更多人不為所動,沈一凡這樣的大腿百年難得一見,肯定得抱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