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怎麼?”寅虎聽了,急切地問道。
“只不過它沒有款、題、跋、鈐、印,少了傳承有續,也會讓很多人認為它是膺品,所以在價值上也會大打折扣。但先生這個漏也撿的不小啊!”
聽到葉子峰說到這幅畫是他撿漏的,寅虎嘻嘻的開心笑了。
如果這幅畫是范寬的真跡,那這個漏自然就不小了,他當時只是花區區15萬賣來的。如果是范寬的真跡,就算價值大打折扣,其價格也應該在300萬以上。
“謝謝!謝謝!”聽了葉子峰的解釋,大家都知道這幅《雪山寒石圖》是范寬的真跡無疑了。對於寅虎撿的這個大漏,大家只有羨慕的份了。
文物交流大會經過寅虎這一茬事,又回到了正常的流程當中。
卯兔帶來的是一幅唐寅的《關山行旅圖》,款、題、跋、鈐、印,齊全,自然是真跡無異。
辰龍帶來的是一尊青銅佛像和一座銅香爐。這尊青銅佛像做工精美,神態自若,定是出自名家之手,可惜也是沒有款,也就不知道出自那一個名家之手,再加上是明末清初之物,價值自然不高。
而那座銅香爐為三足銅香爐,做工細膩,古樸厚重,包漿圓潤,更有底款“大明宣德年制”,但“德”字心中卻有一橫。
這隻三足銅香爐分明是沾染了香火,已經是一件法器。那個戴著儺面具的人,身形明顯一動,他也感覺出來這是一件法器。
雖然它是一件法器,但作為大明宣德爐而言卻又是一件膺品。
“這件器物有點意思!”顯然曹爺也看出門道了。
“是有點意思!”葉子峰和曹爺二人象在打啞迷。
由於經過寅虎這折騰,曹爺和葉子峰說話也沒刻意壓低聲音,旁邊自然有人聽見他們說話。
在文物鑑定中有些行話,象看不準、有意思都是說明這件器物有問題。
“有話就說,別打啞迷!”他們身邊的申猴衝葉子峰直接說。
申猴既然認出阿童木是誰了,她也就知道,阿童木也一定認出她了,所以,她說話毫不客氣。
於是,大家又都看向戴著阿童木面具的葉子峰。
而唐家二位,至始至終都沒有說過一句話。只有在出現二件法器時,那位戴著儺面具的人,身體輕動了一下,餘下時間,他們就象塑雕一樣,幾乎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看著大家鑑定文物,也不知他們面具後面的表情怎麼樣?
見大家又看向自己,葉子峰只好開口說:“這座三足銅香爐有點意思!”
葉子峰聲音不大不小,剛好可以讓在坐的每一位都聽見。
“有點意思?什麼意思?有意思就說呀!”申猴一連串話語說出來,惹來大家一絲偷笑。
“我想大家已經看出來了,這座香爐的底款有問題。“德”字心中有一橫的款式,應該是乾隆年間的香爐,但卻又寫著“大明宣德年制”,而真正的‘宣德爐’是沒有中間這‘一’橫的,也叫作‘無一德’,這個破綻我想大家都看出來了,於是就開始懷疑這隻香爐是不是膺品?”
“這當然是膺品了,乾隆年間的底款,卻寫著“大明宣德年制”,那不是膺品是什麼?”酉雞說。
“也許這器物是乾隆年間制的香爐,託了大明宣德年的款,自然是沒法和真正的宣德爐相比”。巳蛇說,顯然他對銅製文物有所喜好。
“不錯!”。。。。。。。“應該是這樣的!”。。。。。
對於酉雞和巳蛇二人的說法,大家都頻頻點頭表示贊同。這個明顯的破綻,大家都是文物收藏行家,雖然類項喜好不同,但也是觸類旁通,一點就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