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香是專用供佛誦經時使用的香,製法繁複,先選上等香一斤,甘松三兩,零陵香三兩,檀香一兩,藿香一兩,白芷半兩,茅香五錢,甘草三錢,蒼腦三錢,研為細末,再按特殊製法製成印香。
就連大雄寶殿提供給香客的供香都是印香,可見潭柘寺的底蘊。
大雄寶殿進香祈福的人很多,進香跪拜都需要排隊,葉子峰他們本著心誠則靈的態度,遠遠地叩首,也算是禮福了。
葉子峰他們從大雄寶殿裡出去,卻看見一個香客掉了一樣物件在地上,葉小嫻撿起一看,竟然是一隻錦囊。
“喂!朋友!你掉東西了!”葉小嫻輕呼,而那個人似乎沒聽見一般,繼續往前走。
葉小嫻一路小跑,追上那位掉東西的香客,想不到那位香客是一個很年輕的小夥子,雖然帥氣,但雙目無神,愁容滿面。
這尊模樣,又掉了祈福用的的錦囊,一看就知道家中有事之人,但看此人衣作打扮,應該出自不俗的世家。
那人見了葉小嫻撿了他的錦囊,連忙道謝,當他看清葉小嫻時,眼裡閃過一絲驚訝,顯然,他認識葉小嫻。
可葉小嫻並不認識他,葉小嫻把錦囊還給他,轉頭就和葉子峰他們離開了,只留下那個年輕人愣立在那裡,瞬間被香客淹沒。
但這一切都落在葉子峰的眼裡。
在觀音殿,葉子峰和駱輕雪看見那塊被供奉起來的“拜磚”,這塊“拜磚”是妙嚴公主禮懺觀音而在地磚上磨出來的兩個深深的腳窩,它現在成了那些虔誠信徒心中的聖物。
“這得要多虔誠呀!才能磨出兩個這麼深的腳印!”駱輕雪靠著葉子峰的肩,看著被供奉進來的地磚。
“這是一種信仰!關乎心,關乎行!心行一致,金石為開,何況地磚!”葉子峰告訴她,這是一種修行。
其實,當葉子峰看見地磚上深深的腳窩時,內心也是深深地震撼,這就是心的力量!
當他們游完觀音殿之後,葉小嫻又帶著他們去看譚柘寺的二寶。
譚柘寺二寶之一就是一隻大石鍋,直徑竟然有4米、深2米,一次能放米10石,煮粥需要16個小時才能煮熟。由於鍋大底厚,文火慢熬,熬出來的粥濃粘而味香。
如遇譚柘寺佈施,虔誠的香客為了能喝上一碗這樣的粥,凌晨就會排起長隊,一直延綿到寺外。
而譚柘寺另一寶則是石魚,在龍王殿前廊上,長1.7米、重達150多公斤,似銅實石,擊之能發五音,據傳,是南海龍宮重寶。
葉子峰見了,心中一動就有了計較。
而就在這時候,一個小和尚向前,衝葉子峰合什稽首道:“請問是葉施主嗎?我家師傅有請!”
葉子峰眼皮一跳,心有所動。
這個小和尚一直站在龍王殿前,好似在等葉子峰他們一般。
“你家師傅是哪一個?”葉小嫻見一個小和尚擋住了他們的去路,而且這個小和尚萌萌的,蠻可愛。
“我的師傅是一戒大師!”小和尚嘟嘟嘴說。
一戒大師?
他們聽了,都嚇了一跳!
就在剛才,譚柘寺的方丈就是帶著老王去見他的師伯一戒大師,可見這個小和尚輩份不小,竟然和譚柘寺現任方丈同輩。
“那你怎麼知道我們在這裡?”顯然駱輕雪也發現小和尚專門站在這裡等他們。
“我師傅說了,你們應該會來的,如果不來,那就算了,不請你們了!”小和尚轉著大眼睛在葉子峰身上流連。
“唉喲!那是你師傅請客沒誠意!”葉小嫻被小和尚逗笑了。
“我師傅說了,只請葉施主,兩位女施主請到猗軒亭等候!”
弄了半天,原來一戒大師並沒有請自己和嫂子,只請葉哥一個人,自己還說人家沒誠意,原來人家根本沒有請自己,自己還自作多情。
想到這裡,葉小嫻不竟笑岔了腰。
“姐姐!你笑得真好看!”小和尚呆萌的說,眼睛純真而平和。
“好!小師傅你別說了,再說就要笑趴了!葉哥,你跟小師傅去吧!到時候我們電話聯絡!”葉小嫻受不了小和尚的呆萌。
小和尚帶著葉子峰離開了,但不忘回頭補刀,正色道:“自古紅顏如骷髏!”
“小師傅,你別走,看我不打你!”葉小嫻氣呼呼地說。叉腰作勢,引來香客側目。
看來,這個小和尚是個有慧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