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長和葉子峰為辦學的事情,達成了共識,就著手進行,不想老校長分給他一個任務,讓他選擇校址,而老校長負責辦理辦學手續和招攬辦學所需人才。
葉子峰想了想,就答應下來,畢竟自已還可以尋龍點穴、查砂問水,尋一處好的風水之地建校,自是百年大計。
葉子峰同老校長達成了同識,就是學校一定辦在湘省,既然在湘省,葉子峰心目中就有一個適合辦學的城市。
那就是湘省中的雁城!
葉子峰在湘省長大,老道師傅自然沒跟他少說過湘省各地的風水,更何況湘省是華夏近代的龍興之地,風水自然是妙不可言了。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而學校是彙集才智之地,當然臨水而建為上。
湘省雁城位於華夏南龍過脈之處,南嶽之南,南嶽七十二峰首峰就座落於城中,古有“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之說,故名雁城。
城中更有三江彙集,湘水、耒水、蒸水交匯於城中,而華夏四大書院之首—石鼓書院也座落於湘水與蒸水的交匯處。
石鼓書院始建於唐元和五年,迄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是湖湘文化的發源地。如蘇軾、周敦頤、朱熹等大家在此執講,近代更有王夫之、曾國藩等名人輩出,“若道華夏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的楊度也受教於此。
在湘水、耒水、蒸水的河眼之上,更有三座寶塔聳立其上,來雁塔、珠暉塔、接龍塔分別鎮鎖三水的龍脈。
葉子峰和駱輕雪登臨回雁峰,極目遠眺,三水三塔盡收眼底。
葉子峰不得不嘆古人的智慧,不說石鼓書院的選址,座落於湘水、蒸水交匯之處,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單單這三座寶塔,就分別處在這三水的龍脈穴口之上,鎖住了城市的氣脈,不讓龍氣外洩,孕育八方,滋養一城。
清初吳三桂從雲南起兵反清,一路高歌猛進,來到了雁城,也感嘆雁城風水,欲在雁城蔣家山一帶建都,可惜最後兵敗而去。現在在雁城還有一地名,叫著公主墳,據傳是吳三桂的女兒墳。
葉子峰又和駱輕雪來到吳三桂欲建都城的張家山,確實這是一塊風水寶地,站在蔣家山上,眼前一馬平川,遠處湘水、耒水、蒸水三水環繞,風水極佳。
只可惜吳三桂只知其表,不知其裡,一國都城,更講究的是來龍雄渾逶迤,氣勢磅礴,拱衛一國之運,象京都就有太行和燕山拱衛,可惜張家山太小,還是幼龍,無法拱衛一國之運,吳三桂才會兵敗而去。
不過這裡卻非常適合建校辦學,水秀地靈,必將人在倍出。
葉子峰將自己的想法打電話告訴了老校長,不想和老校長的想法不謀而合,老校長在電話裡告訴他,校址就定在雁城,至於具體地點,就讓葉子峰現場選定即可。
就這樣,他們把校址定了下來。
其實,選擇雁城建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雁城是抗戰名城,曾經孤城抗戰四十七天,為華夏孤城抗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整座城市都有一種不屈的精神,和他們辦校的宗旨相契合。
葉子峰他們找到雁城政府商務局,說明來意。
商務局辦事人員象看怪物似的看著眼前這二個年輕人。
這也不怪商務局這些辦事人員,這年月一面招商引資非常困難,一面投資騙子又非常多,這些騙子往往投地方政府所好,說的天花亂墜,某某專案,可以投入多少資金,騙吃騙喝,到最後都是一場空。
所以,當葉子峰向工作人員說明要投資10個億在雁城辦學時,這個工作人員直接把他們劃入騙子之流。
這也太能吹了吧!10個億!不是10塊錢!我信你們,那才見鬼了!工作人員腹誹道。
但嘴上卻說:“你們的投資意向,我們都已記錄下來,我會將記錄向上級領導彙報!”
工作人員程式化地向葉子峰和駱輕雪說明情況,意思就是說你們可以走了,當我們好騙呀!
葉子峰知道如果自己現在就走了,這件事絕對就沒有下文的,而辦校的時間等不起,他必須將校址的事情敲定下來。
“我能不能見你們的領導?”葉子峰嘗試著要見商務局的領導。
“見領導?我們領導在開會!”工作人員瞥了他們倆一眼想,現在的騙子越來越囂張了,還想見領導!
“開會?那我們在這裡等!等他開會結束!”葉子峰打定主意,今天不找到他們領導就不離開。
你想等就等吧!現在的騙子怎麼也這麼執著?工作人員就把葉子峰他們涼在一邊,自顧自地玩趕快了電腦。
過了好一會兒,工作人員見葉子峰和駱輕雪還沒有離開的意思,就站起來,向裡面一間辦公室走去。
葉子峰知道那是領導辦公室,什麼領導開會,那都是騙人的鬼把戲,領導就應該在辦公室裡喝茶看報紙。
我就在這裡等著,看你出不出來!葉子峰決定和他們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