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年輕人一個是華夏人,一個是西方人。
大家看見中年人的對二個年輕恭恭敬敬,不由臉色一變,看向那兩個年輕人的眼神完全不同了。
在座的有些人認識那個年輕的華夏人,知道他是京都王家的公子王小望,只說前段時間出國了,不想現在卻出現在這裡。
而那個西方人大家都不認識。
大家臉色一變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陪同他們一起進來的那個中年人的身份,他就是這次文物交流大會的主家,可以在深市橫著走的人物,那怕在華夏,他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他姓杜,人稱杜爺。能被大家尊稱為一個“爺”字的人,自然不凡。
雖然京都王家非常牛皮,但除了王家的老爺子之外,杜爺不會對一個王家的任何一個小輩這麼恭敬。
可現在杜爺的態度說明了一切,那只有一種可能,問題就出在那個西方人的身上,於是大家紛紛猜測,這個西方人竟然是誰?
葉子峰一眼就認出王小望,嘴色閃過一絲苦笑,這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不是冤家不聚頭呀!
曹爺也認出了王小望。
他見杜爺的態度,也是驚訝萬分,他好奇地看向王小望和那個西方人,發現王小望對那個西方人更是恭敬有加,心中疑惑?
這個西方人是誰?曹爺和大家一樣,滿是疑惑。
葉子峰也看出了端倪,就問身邊的歷楷和張傑。
“這個西方人,你們認識嗎?”
因為歷楷和張傑是香江人,經常出入西方的上流社會,他們認識這個西方人的機率自然多一些。
歷楷和張傑又仔細盯著人家看了一會兒,仔細地想想,最後都搖搖頭說:“不認識!”
葉子峰也沒再問,世界這麼大,不認識很正常,認識那就是巧了。
王小望一門心思在陪同那個西方人,當然沒有發現葉子峰他們。
T形臺上的拍賣主持人見自己的老闆親自陪同客人入場,不免有點小小的緊張,他用詢問的眼神看向自己的老闆,杜爺緩緩地點點頭,示意文物交流大會可以開始了。
“各位女士、先生們,我們的文物交流品鑑大會,現在正式開式!規矩與要求都放在你們面前的桌子上!請大家遵守!”
主持人宣佈文物交流大會開始。他在中間加了“品鑑”兩個字,頓時,整個文物交流大會高雅了許多。
“這是我們品鑑的第一個物件!”主持人將遮在桌子上面的一塊紅布掀開,露出一個青銅器。
葉子峰見了,都吸了一口涼氣。
一出場就是國家嚴禁交易的青銅器,看來這場文物交流品鑑大會一定驚爆眼球。
主持人沒有介紹這人青銅器的來歷,也沒有說明他的傳承與真偽,這完全靠大家的眼力。
大家輪流過眼之後,葉子峰和曹爺達成了統一意見,這隻青銅器應該是商代的物件,可惜沒有銘文,也就沒有了出處,青銅器歷來就有一字萬金之說,也就是說青銅器上有一個銘文,就值萬金,可見銘文對青銅器的重要性。
這隻青銅器沒有銘文,自然與國寶級青銅器失之稱交臂,但也不失為珍品。
葉子峰注意到,王小望和那個西方人對這隻青銅器就連正眼也沒有看過,顯然,他們是有備而來。
最後,這隻青銅器在經過數輪競拍之後,最終以五百二十萬的價格成交。
葉子峰和曹爺也沒有出手,只是歷楷心癢癢地嘀咕了幾句,但最後還是忍住了沒有出手。
而第二件讓大家品鑑之物,竟然就引起了大家的小小騷動,原來這個物件竟然是雍正帝的硃批。
雍正帝在大臣的摺子上用赤筆硃批到:“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就是這樣的秉性,就是這樣的皇帝!爾等大巨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
大家的印象裡,皇帝硃批那可是不得了的正經事兒,必然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但現在看了雍正這個摺子的硃批,不竟莞爾。
聯就是這樣的漢子?是風一樣的漢子?還是捕風的漢子?
大家覺得這個雍正帝也太可愛了,就連批個硃批都那麼直白,風趣!
這和歷史上那個發明血滴子的雍正就是同一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