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孫武和葉子峰遠遠地出現通向孫家別院的路口時,就有人通報了孫家家主。孫家家主就站在客廳門口迎接,一個後生晚輩能讓孫家家主折腰相迎已是天大的面子了。
“孫老伯,客氣了。”葉子峰看見孫家家主站在門口迎接自己,趕緊快步上前,拱手說道。
“葉老弟,辛苦你了,來、來!裡面坐,先喝杯茶。”孫家家主挽著葉子峰的手臂,走進客廳坐了下來。
這時,有人給葉子峰端上一杯熱茶,葉子峰接過喝了一口。
“葉老弟,這茶怎麼樣?”孫家家主看葉子峰緩緩將茶杯放下問。
“不錯,這是武夷山岩茶。”葉子峰對孫家家主說。
武夷山岩茶和武夷山洲茶一樣,被大家統稱為大紅袍,大紅袍是對武夷山茶的一種泛稱。這種大紅袍當然不是那株正宗的大紅袍樹上採摘下來的,只有真正懂茶的人才會將武夷山產的茶分的那麼細,他們只會將從那株正宗大紅袍樹上採摘的茶葉叫大紅袍,其它的就稱為巖茶和州茶。
武夷山岩茶雖然比不上正宗的大紅袍,但也是武夷山茶中的上品。能拿出這種茶待客,已顯示主人的身份和熱情。
畢竟那株正宗大紅袍樹上採摘的茶葉,每年的產量都極小,也只有華夏那些頂級世家才能搞到一點。它已經成為了身份的象徵,並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世家就能拿出來的。
“哈,葉老弟不但對酒有講究,想不到對茶也很才行,真是中西合璧啊。這確實是武夷山岩茶,俗稱大紅袍,但又不是大紅袍。”孫家家主爽朗的笑道。
“大紅袍就是大紅袍,還說什麼巖茶。”孫財嘟噥著。
“阿財,不懂茶就不要亂說。”孫武小聲的提醒孫財,他可見識過葉子峰品酒的能力,在茶道上,能得到孫家家主的肯定,那品茶的水平也一定不低。葉子峰這麼說,就一定有他的道理,他可不想孫財被打臉,那也是孫家的臉面。
不想孫家家主也聽到了孫財的嘟噥,孫家家主並沒有為孫武財掩飾,而是直接打臉:“葉兄弟,我這個犬子,不學無術,你也不要往心裡去。”
隨後孫家家主就對他幾個兒子進行了大紅袍的科普。
說這大紅袍源於明洪武十八年,舉子丁顯上京赴考,路過武夷山時突然發病,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一和尚,和尚取大紅袍泡與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狀元后,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後脫狀元紅袍繞樹三週,並將狀元紅袍披在茶樹上,而得名為“大紅袍”。後丁顯用錫罐裝取大紅袍回京,恰遇皇后得病,百醫無效,便取大紅袍獻上,皇后喝了之後,身體逐漸康復,皇上大喜,賜紅袍一件,讓丁顯親自前往武夷山為那件茶樹披上紅袍,從此以後,大紅袍就成了皇家專享貢茶。直到現在,也是華夏頂級世家的專飲茶葉。
“既然葉兄弟喜歡喝茶,有時間我進趟京都,就是舍了這張老臉,也要為葉兄弟求上一些那株老樹上的正宗大紅袍。”孫家家主在科普完之後,突然話題一轉,殷勤地對葉子峰說。
真是樹老成精,人老成怪。從葉子峰踏進孫家別院開始,孫家家主對孫家發生的事情隻字不提,只是不停的和葉子峰說著茶葉的事情。葉子峰也沉得住氣,也不主動提及。
“孫老伯言重了,酒茶飲食,人之六慾,欲求無盡,心壑難填。有就行,無也行,無慾無求,不可強求。”葉子峰繞口令式的和孫家家主打著機鋒。
“人情練達,還是葉老弟看得開,我可算是是白活了。可我想看得開都不行啊,你看這幾個不爭氣的,我看開了,孫家也就散了。”孫家家主指著坐在前面的幾個兒子詳裝生氣道。
“孫老伯過謙了,我看他們個個都是人中龍鳳,都是孫家棟樑之材啊。”葉子峰繼續和孫家家主打著哈哈。
“如果他們有葉老弟一半的能力我就放心了,我這把老骨頭就不會還坐在這裡,早就去享清福去。”孫家家主說。
“葉兄弟才是人中龍鳳,我們怎麼能和葉兄弟比呢。”說話的是孫武,葉子峰和他們父子都稱兄道弟的,這輩份有些亂。
“剛才葉兄弟在路上說有事情告訴我?不知是什麼事情?”孫武終於沉不住氣,將說話題轉向修風水橋修建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