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羽暗暗想著,然後就是功法選擇的問題。
這可讓他有些犯了難。
說實話,他足足看上了七八本功法,且全都是第二書櫃的中品功法。
除了一些特殊的偏門功法,第三書櫃和第二書櫃的質量差距還是挺明顯的。
像第二書櫃的功法,經常就會有功法為大名鼎鼎的誰誰誰所創,或者某某門派獨創,屬於相當高水準的東西。
而第三書櫃的東西,就有些默默無名了,沒有響亮的來頭,偶爾來一段,也都是某某武者機緣巧合忽然突發奇想而創。
至於這誰誰武者,到底什麼來頭,那是一點記載都沒。
要麼,這武者實力深不可測,讓人不知來頭。
要麼,就是終其一生,成就有限,不值得專門加個名頭。
顯然,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然也不會被扔到第三書櫃裡去。
而且第三書櫃裡的功法,大半都有些小缺陷,彷彿是創造者為了能創造氣修功法,劍走偏鋒,勉強創出的功法。
雖然成功了,但功法先天留下的缺陷,卻也極為明顯,只能另找手段補救。
就比如丹田凝於咽喉處的《龍門大吼功》,就是此類的典型。
雖然《龍門大吼功》威力驚人,但丹田存於脆弱的咽喉處,導致對咽喉損傷相當嚴重,幾乎用不了幾年,就會永久失聲,再也無法用出這門功法。
且《龍門大吼功》看似核心點在於咽喉,但實則肺腑,也同樣是重中之重。
肺腑,是整套功法的發力起點,咽喉丹田,則為擴大威力的終點。
若是雙丹田,自然問題迎刃而解。
但單丹田,則導致《龍門大吼功》,需要另外尋找增強肺腑的功法,彌補功法威力偏弱的缺陷。
這其中的食補藥補,各種肺腑功法的修煉,無論耗時還是耗材,都是相當大的消耗。
反之第二書櫃的功法,基本不會有這類明顯的短板,缺陷。
哪怕略微保守一些,威力溫和一些,也會讓修煉者能穩步提升,而不是劍走偏鋒,留下巨大破綻讓人耗盡精神從外力去彌補。
在第三書櫃一眾劍走偏鋒的缺陷功法中,《聚氣功》反倒是像是另類。
平穩的簡直不像是會呆在第三書櫃的功法,功法完整,自洽,且毫無缺陷,有一種大成,大眾之美。
若要真要說不足之處的話,那便是練成後,氣的運用,毫無特色,氣的威力,平平無奇,遠遠不如那些劍走偏鋒的功法,來的驚豔。
總而言之,就是兩個字,樸素。
可這種樸素,在第二書櫃一眾穩如老狗的中品功法裡,又顯得如此寡淡,讓人感到雞肋。
旁邊的香,已經快燃到盡頭。
方羽在第二書櫃的那幾本功法中,來回掃視。
《集目之眼》,將氣凝聚與雙眼,將動態視力大幅度的提升,進而捕捉對手的任何招式軌跡。
《半步頻刀》,丹田集中右手背,透過氣的高頻震動,形成無形之刃,傷敵於人。
《氣旋之盾》,以氣化盾,直接格擋敵人攻擊,大成時甚至能化作單面牆壁般的大小,格擋任何正面攻擊。
另外還有《芳花蓮心步》,竟是模仿白蓮教的步法,以氣勁為動力,進而大幅度提高身法的手段,落腳之處,還有和白蓮教類似的蓮花虛影浮現。
還有能短暫浮空滑行的《騰躍如龍功》,專攻隔空偷襲的《突刃穿心腿》,以及類似《貓尾勁》,以氣化手的《三手影》,如多出一條手臂,本體越強,此招越強,且有殘本《貓尾勁》做參考,只會領悟的更快更透。
這些每一本,都讓方羽無比的心動。
但氣勁功法的特點,每個功法,丹田位置的限制,又讓這些功法,只能選擇其一,而不能全都擁有。
在不斷考慮中,方羽忽然想到了元紅心的氣勁招式。
那一招,氣爆天旋,那時雖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