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國秦國再加上新起的西單三國都已經出手,原西單,聚沙,還有魏國都已經被吞噬,暗中更是有無數勢力在此蠢蠢欲動,世間已經到了不得不戰的地步。
否則這片土地上所有的土地最後恐怖都會落在某一個人手中,當然燕雲得到可能性最大,他的實力已經不下三百萬兵力了。
實力強大,同時又有如此大的野心,這個人必須先除掉。
他們的實力遠不敵燕國,所以齊、楚、趙、番邦、粵、廬陵、宋這幾個國家各自派出使臣要集結在一起除掉燕雲。
其中齊國兵力最盛足有百萬,鐵騎萬計,趙國同樣強盛並且國家資源豐富,有九十萬,楚國傭兵三十萬,不過他們的國度是最富有的,隨便一個百姓都能超過其他國家的百姓,番邦、粵、宋、廬陵兵力都是二十萬到十萬不等。
他們全部傾巢而出的話亦是有三百萬兵力之多,而且機關獸加起來絕對要比燕國多,這樣一來或許還是有勝算的。
不過這等大事註定不能善了,他們之間實力相差太大,一個國家十萬一個國家百萬,多的那個人自然就不甘心,想要多的一些物資,像番邦這樣兵力少的自然也不敢,都是傾巢而出憑什麼你們就要多的,我們實力弱沒錯不過你若是太過分了我們就直接投靠燕國,把你們一個個除掉!
事實上不需要他去通報什麼訊息,因為燕雲的野心就沒有停止過,他早已經在暗中調查齊國等國家,並且已經差不多了,到時候三百萬軍隊一同出發橫掃一切!
於是這一次聚集兵力的談判以失敗告終,他們也沒有多喪氣,因為這可能性本來就不大,強者永遠不想與弱者聯盟,而弱者也懼怕與強者共同禦敵。
趙國,邯鄲皇城。
“此次談判失敗,燕國那邊遲早會察覺到動靜,趙奢你有什麼意見嗎?“
(趙奢,生卒年不詳,趙國人,與趙王室同宗,當屆貴族。戰國後期趙國名將。主要生活在趙武靈王前324—前299年到趙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時期,享年約60餘歲)
大殿下方,一名將領上前了幾步,自身鎧甲異常威武,加上他本來就壯碩的身軀單單讓人看到都覺得害怕。
“啟稟成王,卑職認為與其他國度聯和這件事尚有不妥,假設聯和之後打敗了燕國天下必然也已經大亂,齊國秦國這樣的大國定然會出手,我們……勝算不大。“
趙孝成王點頭沉思,他所說的正是自己擔憂的地方,趙奢敢直言可見他就已經不一般了。若是其他將領絕對不敢開口。
趙奢見成王沉默以劍作支撐跪地,“天下大亂國之不安,要想全身而退甚至是更加強盛,卑職倒是有一條建議。“
成王擺手示意他起身,有何計請直言,我信得過你!
能夠得到君王的信任很不一般,成王當著百官的面開口可見趙奢比他們想象中更甚。
他起身退到一旁開口,道“國之本乃是民,民之本乃是安……“
一旦與燕國交手必死無疑,就連千千萬萬的人百姓都可能會遭殃,百姓遭殃那國便不再是國,既然要與其他國度結合,我們何不如擇明主?
擇明主?成王沉默,那麼你認為的明主是誰呢。
趙奢抬手,自然是燕國!燕國實力強橫其他國度都已經聞聲害怕,具卑職瞭解燕國攻破魏國以後俘虜便有不下二十萬,加上四處勢力臣服它的實力或許已經有了四百萬!
就算是其他國度全部聚集都不一定打的過,但是我們若是與燕國聯和那絕對是百分百的立足在不敗之地。
這話一出來所有人都符合起來,這話聽起來倒是有幾分道理,那畢竟是五百萬軍隊啊,有這麼強大的力量世間還有什麼是不可敵的。
有人同意亦有人拒絕,近日來燕國駐紮在我國館驛的使臣都已經離去,就是說他們已經準備攻打我們了,那麼燕國怎麼可能與我們聯和?
“與其說是聯和倒不如說是臣服吧?“
趙奢冷眼看了過去,開口那人當場不語,他才道“確實是臣服,不過成王,我可以肯定若是不臣服的話或許連三個月都不用趙國便會從這片土地徹底的消失!“
“趙奢,你這話也未免太誇大燕國了,他們那個國度怎麼可能有四百萬軍隊!“
有不少人都質疑,不過更多的人卻是相信,中山國、還有番邦這兩處燕雲便已經出兵七十餘萬,而且也是這個時候他竟然出兵百萬拿下了魏國,這樣的實力難道還不夠麼?
趙奢冷言,“我可以確定燕國的兵力肯定有四百萬,甚至還要多得多,燕雲那個老狐狸你們又不是不知道。“
這話一出有不少人都不在開口,不過也有與趙奢有仇的在不斷反駁。
“兵專與精而不是有多少人就能夠贏的,秦國不就是如此嗎?聽聞秦國有一女子以一人之力殺了十幾萬精兵!“
這一次落到趙奢沉默了,許久之後他抬頭聲音也恢復了過來,道“秦昭襄王他的功績不是我們可以比的,再說了我們不會有這樣的人。“
一個人殺十幾萬精兵,這是什麼概念?比一場最嚴重的瘟疫還要可怕的多了。
又有人開口,針對趙奢,“你的意思就是說成王不如襄王?“
此言一出趙孝成王也動容了,他起身冷眼看著趙奢,“好了,這件事我需要時間考慮一下,畢竟是祖宗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拱手讓出去確實心有不甘啊。“
眾人見狀都不再說什麼大步離去,趙奢無奈,他並非是幫燕國說話,而是因為燕雲曾經讓他追隨,那個時候他正愁沒有地方展示能力,糾結許久之後他拒絕了,自己畢竟是趙國人。
不過說成王不如襄王的話,絕對是對的……
那年那月那時那刻那剎那,石棺之中夢裡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