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觸發的條件 第1/1頁
目前連載到第八卷,王天碩對於每卷故事都記憶的很清楚,顯然他很痴迷這些故事。
或許是因為,這本已經害死太多人的關係,所以秦銘對於王天碩的這種痴迷表現,內心裡多多少少有些反感。
但也正因為王天碩,他才能像看過一樣,知道里都寫了那些故事,那些鬼怪。
現在已經是可以百分百的確定,所有受害者的遭遇,都是按照的劇情來的。
沒有主角,沒有核心的劇情,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恐怖而恐怖的鬼殺人套路,所以完全是無解的故事,所有被鬼盯上的人,最後都會被殺死。
即便沒有詛咒殺人這個前提,秦銘也會覺得創作這種的目的,完完全全就是一種來自心理上的報復。
“你有和這本書的作者交流過嗎?”
“沒有。”王天碩搖了搖頭。
“連發書評都沒有嗎?”秦銘並不確定。
“沒有。”
“為什麼?你不是已經追了他好幾本書了嗎?”
“我不喜歡發表評論,畢竟是自己看書,有感悟也是自己的感悟,所以沒必要非得發表一番言論,搞得和老師要求的寫讀後感一樣吧?
再者現在網上噴死太多,萬一有不認同的,還會罵你。實在是犯不上。”
“但據我瞭解到的情況,這本書的作者之前寫的兩本書,風評非常差。
你作為老讀者,已經習慣了他的創作模式,你就沒有罵過他?”
“他寫什麼我看什麼,他要是一直寫一種模式的,我才會罵他。因為那證明他自己完全不想突破,寫書的套路也會越來越多。”
王天碩說到這兒,不由對秦銘問了一句:
“該不會你就是這本書的作者吧?”
“不是。我只是在調查一起案子。”
秦銘搖了搖頭否定了王天碩的猜想,繼而對他提醒說:
“這本書你就不要再看了。”
“為什麼?難道也犯法嗎?”王天碩並不願意。
“是不犯法,但是你作為一個學生,每天以看到書中的各種人被鬼虐殺為樂,你覺得這對你的身心健康來說,是一件好事嗎?”
“你看過大手指的嗎?”
“沒看過。”
“那你怎麼知道,看他的就不會讓我身心健康?難道恐怖,就一定是負能量滿滿的?”
“難道不是嗎?”
“喜劇的主核從來都不是喜劇。悲劇的意義也從來不在於悲慘。
你站在正常的角度,去看喜劇,你笑了,是因為你看到了主角在出糗,再碰壁。
你難受了,是因為你在主角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你代入了,於是跟著心酸了。
你看悲劇,你覺得虐心,是因為你代入了主角,你進入了那個世界,所以你會因為悲望而感到無力。
但當悲劇結束,你回頭審視自己的人生,對比過後,你又會覺得人生無限美好,會將以往感覺到的所有負能量拋棄。
因為比起戲中的悲劇,自己所認為的人生悲劇,根本就不算什麼。
所以你能說喜劇就是喜劇,悲劇就一定是悲劇嗎?
如果你真的這麼認為,只能說警察先生,你的境界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