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韓遂。大家可能對他不太瞭解。
韓遂字文約。涼州金城郡人。韓遂是東漢末年軍閥。三國著名將領之一。長年在西北征戰。
韓遂的原名為韓約,後改名為韓遂。
那韓遂為什麼要改名呢?
這也有一個故事。
韓遂本名韓約,字文約。
在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的時候。西北羌人北宮伯玉反叛。並將時任涼州督軍從事的邊允與涼州從事的韓約劫為人質。不給放還。
後來羌人進攻西北的阿陽縣,無法攻破。這時叛軍羌人轉向攻打金城郡。並且斬殺了金城郡太守陳懿,羌人想脅迫邊允,韓約入夥。並推舉邊允為首領。
這時邊允又率軍替羌人們打仗。而守城的涼州刺史左昌向蓋勳求援。蓋勳率援軍趕到,並斥責邊允和韓約等人背叛朝廷。而這時,邊允和韓約都說:“如果你們早點來的話,我們不至於落入如此下場。如今我們罪孽深重,不能再投降了。”
邊允和韓約說完後,邊允和韓約哭著離去了。並停止了圍城。反而去進攻羌人的地盤了。在這之後,邊允改名叫邊章,韓約也在此時改名為韓遂。有“章遂”之意。
原來韓遂的名字是這樣來的。
後來在公元185年的時候,已不屬於朝廷的軍閥。邊章和韓遂在涼州起兵鬧事。
這時漢靈帝派了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和中郎將董卓去征討。可是他倆都打不過邊章和韓遂。
於是漢靈帝把皇甫嵩換下場。派上另一個重量級人物車騎將軍張溫(屬下為陶謙,孫堅等)。
這樣的輪換髮生了奇效。善於打仗的車騎將軍張溫和善於耍無賴的董卓果然用計策打敗了韓遂,邊章的軍隊,斬首千人。
韓遂一生可以說是出來鬧事的。並與當時強大的勢力作對。
中平四年(187年),邊章殺掉了北宮伯玉等人。擁兵十幾萬。開始攻打隴西。與馬騰等擁立王國(人名)。
漢陽人王國。自稱為合眾將軍。因與韓遂等人聯合。包圍了漢陽。後被馬騰,韓遂擁立為主。
中平五年(188年)十一月,王國帶軍包圍了陳倉。這時靈帝派了皇甫嵩和董卓各率兩萬人馬前往抵抗。
中平六年(189年)二月,王國圍陳倉已經八十餘天了。但因為城池堅固,一直無法攻破城池。
而這時皇甫嵩趁機出了一支奇兵來追擊王國軍。結果大獲全勝。斬首一萬多人。
王國敗軍後,被韓遂和馬騰廢掉了。
而軍隊一日不可無主。韓遂和馬騰脅迫前任的信都縣令,涼州名士閻忠擔任首領,統率了各部。因為閻忠是不得已才讓他當首領的。他也知道韓遂,馬騰的虎狼之心。所以在當首領期間終因不滿和憤恨病死。
閻忠死後,韓遂等人還在爭權奪利。繼而互相攻殺。至使勢力逐漸衰弱。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入了長安,並邀請韓遂,馬騰共同策劃進攻山東諸將。兩個人見這時的天下已經大亂了。他倆也想依靠董卓起兵。
初平三年(192年)。韓遂,馬騰備董卓招到長安。後來董卓被呂布殺了之後,六月,韓遂和馬騰只能投降。他倆率眾向當時的朝廷稱臣。
當時的朝廷被李傕等人控制下。李傕任命鎮西將軍,移居至涼州。馬騰則是任徵西將軍。駐軍在陝西眉縣。
興平元年(194年)三月,長安大亂。韓遂和馬騰趁機來攻打長安的李傕等人,李傕則是派樊稠,郭汜等人進攻馬騰,韓遂,二人。二人後來被擊敗後。死傷了一萬多人馬。後來韓遂,馬騰逃回了涼州。韓遂後來被封為安降將軍。
195年,樊稠帶兵追擊韓遂等人。樊稠帶兵一直追至陳倉的地方。這時韓遂想出了一招。韓遂派人找樊稠傳話。
韓遂派的人對樊稠用同鄉情誼打動了樊稠。於是樊稠就不再追殺韓遂等人了。
197年的時候。荀彧向曹操進言,說關中屬韓遂,馬騰的勢力最大,應該說服他們歸順。
於是,曹操讓鍾繇致信馬騰,韓遂等人。為他們陳述利弊禍福。馬騰,韓遂都聽從了。而且,他倆為表示誠意。馬騰,韓遂都送自己的一個兒子到朝廷為人質。
之後,馬騰和韓遂結義為兄弟。後來,因為部下的兵士互相攻打。二人反目成仇。馬騰開始攻打韓遂。韓遂戰敗逃走了。韓遂攻打馬騰。殺了馬騰的夫人孩子。並與馬騰持續作戰。曹操遇到此情況。便派出司隸校尉鍾繇等人,使馬騰,韓遂二人和解了。
後來在公元208年的時候。馬騰進入朝廷後。馬騰的兒子馬超統領了馬騰的部下。在周瑜和孫權談論天下形勢時,說過西北軍閥馬超,韓遂始終被曹操所嫉恨。
在建安十四年(209年)的時候,韓遂派自己的女婿閻行前往拜訪曹操。閻行到了曹操那兒。立馬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並且上表朝廷授予閻行為犍為太守。
閻行見曹操如此厚待自己。便趁機請讓他的父親(韓遂)入朝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