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將漢獻帝迎奉到了許縣(改命為許昌)之後,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
196年,劉備管轄的下邳被呂布奪取,沒有根據地,落魄的劉備只能逃到了曹操帳下。
這時,曹操的謀士程昱向曹操進諫說:“劉備是英雄,恨得人心,最終不會在人之下,不如早早解決了他。”曹操回答道:“現在正是用英雄的時候,千萬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這時,張濟自關中逃到了南陽,因中流矢而身亡,他的侄子張繡繼承了他的基業。
這時,曹操正要起兵攻打呂布,忽然來報張繡聯合劉表發兵宛城,意圖進攻許都。
曹操只得先起兵十五萬,趕往宛城,討伐張繡。後來張繡聽從了賈詡的建議,率部眾投降了曹操。197年元月,曹操南征到達南陽宛,張繡降服了。
在這個其中,曹操帶兵的途中。還有一個“望梅止渴”的典故。作者在這裡就不細細評論了。
曹操一看張繡投降了自己,也是很高興。於是,便邀請張繡及其將帥。一同置酒高會。曹操帶領的部分軍隊進入宛城,其餘軍隊駐紮在城外寨中。
曹操後來與張繡之嬸鄒氏苟合,因為怕張繡生疑,就與鄒氏搬到城外寨中居住。曹操讓典韋守在帳外,自己在帳中與鄒氏逍遙快活。
在這裡曹操是和張繡之嬸鄒氏苟合,這個鄒氏就是張繡的叔叔張濟的夫人做了自己的側室。
張繡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大怒。這畢竟是張繡的嬸嬸。
於是,張繡在聽從賈詡的建議下,突然造反。
於是張繡就帶兵夜襲曹營。曹操被殺得措手不及,初戰不利。於是率輕騎逃走。典韋則是拼死守住寨門,曹操才得以從寨後逃走,免於一死。
典韋守住門口作戰,大軍很難攻進去。當時,典韋與部下十餘人,拼死一戰,威力以一當十。最終因寡不敵眾,典韋戰死了。
曹操在逃亡過程中,寶馬絕影也因為張繡軍的伏擊而身亡在宛城。曹昂看見後,主動把自己的坐騎讓給了自己的父親曹操。曹操上了馬之後,立即逃跑。曹昂自己還步行保護曹操脫身於宛城。
在這次突襲中,曹操損失慘重。不僅典韋戰死了。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戰死了。
後來曹操帶兵退到了舞陰,用騎兵殺退了張繡。之後,曹操退回到了許都。而張繡逃到了穰城,去見劉表。
後來,曹操聽說愛將典韋戰死。併為之痛哭流涕。並給戰死後的親人和愛將,立了三個靈牌。
曹操並要以這次失敗為戒。
宛城之戰的失利可能是曹操一生中犯下的最大的一個錯誤。這場戰鬥,不僅是曹操損失了三員大將。而是曹操自己也是差點丟了性命。
曹操在這次戰鬥中。總共犯了三個錯誤。
第一,由於曹操好色,導致了張繡的反叛。這個跟曹操的秉性有關。
第二,曹操輕敵了,曹操在收降張繡。一些工作沒有做好,對張繡的反叛沒有一點防備機制。
第三,不應該把典韋。這樣的猛將貼身防備。典韋的死,也是很這個張繡的偷襲有關。
宛城之戰的內容就是這些了,有關宛城之戰的遐想和爭論還在繼續。宛城之戰雖然沒有那麼宏大,只是一個區域性的小戰爭。但是給我們的想象空間卻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