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96年前後,當市場上形成芭芭莉服飾是美利堅著名服飾的品牌認知後,芭芭莉服飾才開始將代理權分配出去。
從那時候起,打擊滿大街的盜版芭芭莉店鋪,就成了代理商們的義務。他們作為利益受損的一族,自然不會允許在自已的勢力範圍內有著假冒店鋪侵害他們權益的事情發生。
不過,就在那個開拓時期,芭芭莉服飾對於代理商們某些違規行為,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芭芭莉服飾還要依仗代理商們,楊響曾經所做過的某些行動,很有可能也受到芭芭莉服飾方面的縱容。
不過楊響也挺大膽的,在華夏代理的兩個國際品牌,一個是古馳,一個就是芭芭莉。
他都處於險地的撈錢,不過最後也都沒有個好下場。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芭芭莉服飾在華夏的發展史,就是外來品牌被盜版,然後紅起來的。
這樣的情況在一個新品牌要打入市場的時候,還是很常見的手段。哪怕是到了後世的2017年,也還是很有效果。
在大街上看起來像*店的店鋪可能全部是假的,因為,這個品牌從來就沒有授權國內任何公司或者個人使用這個牌子,在市場上流通的每一件貨物都是假的。
更別提某寶和某東某美上面了,想要買到真貨,都得要火眼金睛。
可是,熱銷的商品還是很熱銷,如果該品牌在某個購物網站上入駐了,那撈金的速度簡直不能更快。
所以說,一些外國品牌進入華夏的時候,前期的事情誰又能分的清楚真真假假。
現在,芭芭莉公司在華夏發展,終於到了發展*店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大收益的地步。
他們終於要放棄曾經合作過的夥伴,對於這個著名品牌的一些記憶,讓趙紅兵可以百分之一百確定了,他的設想都是正確的。
“托馬斯先生,用你們美利堅人的話來說,在華夏的代理經銷商們,他們都是你們的合作伙伴。”趙紅兵淡淡地出聲道:“我給你們以前的合作伙伴找一條出路,讓你們和他們好聚好散,不是很好嗎?”
在商言商,芭芭莉公司方面改變運營方針,和各位曾經的代理商中止合作關係,是正常的商業行為。
儘量說,在一些代理商的眼中,自已辛辛苦苦開闢的市場,就這樣被人收回去很殘酷。
他們花費了了那麼大代價才拿到代理權,再推廣開這個品牌,就是應該坐享其成,接受該品牌後續影響力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和利益的。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還沒有多上多久的好日子,他們就要被收回代理權。
芭芭莉公司這樣的做法顯然是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但按照當初雙方簽定的合同,芭芭莉公司在合約到期後沒有再續約,也是在合理的範圍內。
趙紅兵和這些代理商聯絡,隱隱中提醒他們芭芭莉公司下一步動作,讓他們早做準備就有錯了嗎?
托馬斯先生那雙綠色的眼睛漸漸變得平靜下來,“趙老闆,你覺得你說的話,我們芭芭莉公司的代理商會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