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莫怪。”
于謙的視線落在漢王身上,笑道:“漢王也有陣前失儀之時,更何況我一小小少保乎?”
這一句話直接給漢王整急了,但他卻也沒法說什麼。
于謙所說的,是漢王叛亂之時于謙領命討伐漢王,三天不到就將漢王擒于軍陣之前。一開始,漢王滿是不服氣,對當時的太子出言不遜。之後于謙則上前怒斥漢王七大罪,漢王頓時惶恐不安,俯首無言。
怪不得漢王急了。
“本來準備和周公子好好敘舊,但現在時機不好,我們還是討論正事要緊。”
神色嚴肅起來後,這位大明灼日便直接了當地說道:
“周公子,想要扳倒宰相,難如登天。”
“我登過龍虎山的山頂,算是天。”
周離笑道:“唐莞也登過。”
“前三也是前。”
唐莞嚴肅道。
“既然諸位有如此志向,我也不多說喪氣話了。”
早有預料,于謙微笑著說道:“周公子,你可知宰相手下有多少門生故吏,至親好友?”
“朝廷裡的百分之七十?”
周離問道。
“九十九。”
于謙直接了當地說道:“朝中文武官員共計四萬七千六百三十二人,其中有資格參加早朝的官員共計三十九人。這三十九人中,有整整三十六人聽命於宰相。御史,給事中等六品以下官員,全都是這三十六人的門生故吏。因此,朝中屬於皇帝的力量,只有三人。”
“還有三人呢。”
周離樂了,“不錯啊,沒能全軍覆沒。於大人,你跟我講講這三人都誰?”
“除了我之外,其餘二人分別是姚恆和楊士奇。”
說到這裡,于謙嘆息一聲後說道:“姚恆之父乃是妖僧姚廣孝,他人都說姚恆是姚廣孝於寺廟中撿到的孤兒,天煞孤星命格,所以連他那堪稱老不死的父親都能被害死。但陛下沒有理會這些謠言,在一次考核中錄取他為太子太保,自此姚恆便死心塌地地追隨陛下。”
“楊士奇乃是內閣首輔,直言敢諫,主持編撰太宗實錄。”
停頓了一下後,于謙有些惋惜地說道:“之前的內閣還有其他二位楊家閣老,分別是楊榮和楊浦。可惜這二人被宰相陷害,最後···哎。”
“兩個硬骨頭。”
漢王對這兩個人的評價也很高,“就是不肯虛與委蛇,過剛則折的道理也不懂。若是能保全三楊內閣,宰相也不至於如此囂張狂妄。可惜了。”
“內閣首輔,太子太保,太子少保,趙王陛下···”
周離算了算自己這邊的勢力,片刻後,他驚愕地抬起頭,問道:
“等一下,太子呢?”
“太子不是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