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文昌縣主知道這事萬一爆出,她會跟著受累,所以她瞞著董家,甚至瞞著丈夫,她想萬一出事,她得讓董家保她兒女。
可是兒子突然生病,文昌縣主有點後悔,個人恩怨不該拿私利禍禍百姓,她不怕皇家如何對她,但怕報應在兒子身上。
平武公主要來之事她都顧不得,和丈夫趕去仙霞嶺請名醫。
回來後看了平武公主的信,心裡雖然沒提她做的事,但那段經文明顯得知情況。
文昌縣主做了個決定,把收來的糧和正在收的糧,運到她一結拜姐妹那,幫她藏好,準備京裡急需時,她無償提供。
文昌縣主給平武公主去了封信,解釋了緣由,之後同樣抄了一段經文,表示以後相夫教子,不再參與其他。
經過這些事,平武公主一路沒精神,時不時出神。
吳駙馬理解,她是皇家公主,自然會為皇家事操心,更可況這是她父皇成宗帝留下的江山基業。
她願看著祖宗基業越來越昌盛,如今看到不爭氣的侄子侄孫如此行事,心裡哪能不氣。
沒到南平府,接連幾天下雨,天氣變冷,平武公主病了,燒的糊塗,吳駙馬急的在一小鎮上停留,劉大夫抓藥,吳長遠和高興榮守著個小爐熬藥。
吳長遠緊縮眉頭,忘了身上的疲憊不堪,高興榮接過他手中的蒲扇,輕輕扇著。
“大火熬一會,就要小火,使勁扇風,一會藥汁都沒了。”
吳長遠覺得自己沒用,連個熬藥都不如個小兒,不用問,兄弟的小舅子在家沒少幫著家人做事。
高興榮說了這話後不再言語。
有下人,可姐夫的大哥要表孝心,親自熬藥,好是好,就是他啥也不會。
一路上有時忍不住會教教他,是怎麼長這麼大的,三十年光浪費米糧了?
幸虧姐夫不是這樣的,一開始也是,後來改了,如果不改,大姐才不會嫁給他,這就是大姐說的,嫁丈夫像養兒子似的,累死。
同情姐夫爹孃,養這麼個兒子累壞了吧。
那個王荊州哥哥可不像他,聽說也是大戶人家出身,王哥哥也學會了縫襪子。
吳長遠一路上被個小兒指教,心裡憋屈,明明有下人,非得教他縫襪子,還說萬一身邊沒人,難道穿爛襪子?破得不能穿了難道光腳穿鞋?
吳長遠想說他買,又收住聲,知道他說了,那小兒會說沒賣的你怎麼辦?
一副你好傻的表情。
憋火!
從小被人誇獎聰明伶俐,幾歲寫字幾歲背詩,大了誇他學識過人。
如今被個莽撞粗俗小兒教導,吳長遠羞憤。
母親病了,他恐慌害怕茫然,這個粗俗小兒忙前忙後,跟在劉大富身後幫忙,又跟著護衛前去找客棧,可他卻不知道要幹什麼。
吳長遠深深自責,開始正視這小孩說的每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