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和鄭家也可以算是姻親,高文林最早物色女婿時還後悔怎麼沒考慮鄭家,後來來了個鄭學良,人好可惜八字和女兒犯衝。誰知人家如今是駙馬了,不過比自己女兒矮一輩,高文林心裡舒服點。
鄭家來的是萬鄭氏的親哥鄭大傳和鄭家族長,倆人對高文林恭敬裡帶著恭維,一個勁的勸酒,害的高文林回家後先去前院換衣洗澡又呆了一下午,晚上吃飯才敢回後院。
吃完晚飯後,他扶著太太屋裡走幾圈,邊走邊說話。
江氏也說了萬鄭氏來說的事情。
高文林想了想,當初萬鄭氏和吳家只是口頭上的協議,吳大壯戶籍並沒改。
高文林是贊同萬鄭氏的主意,他是讀書人,自然看重這方面。雖然萬鄭氏是女流之輩,高文林從來沒有因此看輕她。
萬家又不是讀書人家,用不著講究什麼女子不能拋頭露面,讓女兒的話說誰有能力誰就上,難不成看著家裡被無能的夫婿敗光
當初萬鄭氏雖然定下吳大壯當上門女婿,但是一樣請了先生教導吳大壯,並沒有因為上門女婿不能科考就不讓吳大中讀書。
就這一點高文林就高看萬鄭氏,還是女兒的話,格局要大,眼光放遠,才能做大事。
或許老早萬鄭氏就想到這方面,所以才沒有著急把吳大壯的戶籍改了。
是個聰明人,只可惜當初唯一的兒子讓人給帶歪了。
這些就沒有必要和太太細說,太太說,他就點頭,再誇萬鄭氏兩句。
說著說著又轉到女兒的嫁妝方面,高文林安慰太大:“這個你不用愁,我都準備好了,鋪子這幾個月的盈利,都用來置辦嫁妝,買鋪子的銀子,咱晚點還她大姨。”
因為江氏的身子,她沒法親自去操辦女兒嫁妝,高文林利用休沐的時間,去採買了一些。
就是發愁傢俱,按理說應該女方去男方家看看新房,量量尺寸,然後開始定做傢俱。
可吳家壓根兒不提這事兒,再一個就是,高家也置辦不起能放在公主府裡的傢俱。
高文林猜到吳家就沒指望高家陪嫁,自家準備了。
又不能張口問女婿,女兒也沒提,估計她自己都忘了這方面。
反正也湊不齊這些,高文林只好裝傻,死要面子活受罪,問題是他死幾次也要不了這個面子,打破頭也充不了胖子。
那就不管了,船到橋頭自然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