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王府裡。【無彈窗.】
惠王和宣國公世子對坐在榻上。
侍女端了茶上來,將碧色的青花瓷茶碗各端至惠王和宣國公府前面,然後拿起托盤屈了屈膝退至一旁。
宣國公世子端起茶碗放在鼻前嗅了嗅,讚了一句:“好茶!”
惠王看著他笑了一下,道:“這是今年剛上來的雨前龍井,只有宮裡父皇、皇后和母妃那裡分了有,本王的這些是母妃讓人送出來的。舅舅若是喜歡,等一下就帶三兩回去嚐個味道。”
宣國公世子搖了搖頭,道:“既然沒有多少,還是殿下留著招待貴客吧。”
惠王沒說什麼,對屋裡的下人使了使眼色。
旁邊伺候他的大太監會意,揮了揮手,領著人對惠王屈了屈膝,然後退出去了,並將門關上。
宣國公世子又喝了兩口茶,然後才放下茶碗,與惠王道:“王大郎高中之事,既然已經鬧起來了,索性就將他鬧大,將整個京城的人都鼓動起來,最好讓人跟後宮和外戚干政聯絡起來。”
惠王的眼睛動了動,這些年皇后樹立了賢名,而太子這個儲君在朝中也越來越穩,這給惠王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迫,讓他覺得他離儲位越來越遠。
父皇以前曾說,允許他和太子公平競爭,所以這些年他拼命的表現,結果父皇卻並不看在眼裡。他這兩年來越來越覺得,父皇曾經允諾的公平競爭都是騙人的,父皇根本就沒打算給他機會,他心目中的儲君一直都是太子。父皇不過是利用他試練太子,利用他讓宣國公府主動獻出鉅富的產業來實現他自己的帝王抱負而已。
既然父皇對他如此無情,那他也不能坐以待斃。
父皇不是獨寵皇后,信重林家嗎,皇后入主中宮十年,素會收買人心,在朝野內外留下賢名,而林家更是有忠烈之名,這兩樣給太子帶來了不少的支援。
若是利用這次的事能讓皇后和林家名譽掃地,的確是一個好機會。
不過惠王也有擔心,對宣國公世子道:“計策是好計策,但本王擔心萬一惹惱了父皇,恐會讓父皇對我們不滿。”
宣國公世子摩挲著手指上的一個翡翠扳指,頓了一下,才淡淡的道:“所以我們應該要去鼓動這些書生鬧起來,特別是那些落第的書生,讓他們以為皇后和林家插手了此屆春闈選拔,造成此屆春闈不公的印象。這個時候殿下再向皇上提為平息眾怒和公平起見,本屆春闈和殿試重新舉行,那些落第書生自然會前呼後擁呼應殿下。這樣做既可以讓殿下在人中留下好名聲,還能壞了皇后和林家的名聲。倒是皇上就算發怒,但是法不責眾,他可以處置一個兩個書生,但是成千上百的書生鬧起來的時候,皇上也要考慮一下後果。
這個世界上最不能得罪的就是人,人的嘴可以殺人於無形。倘若皇上真敢處置全部書生,這些人就敢將皇上罵成昏君,百年後史書之下會怎麼寫皇上。”
惠王卻仍是搖了搖頭,道:“父皇不會重開春闈和殿下,還有那些考中進士和同進士的人也不會支援本王提出的建議。”
宣國公世子笑了笑,道:“殿下,你說是考中的人多還是落第的人多?朝廷每三年舉行一次春闈,春闈和殿試之後取二百三十四名進士和同進士,但是落第的書生卻有成千上萬。”
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功名加身,這世上最重功名利祿的是書生。若是讓他們看到希望可以重考一次,他們必定會發動聲勢極力支援。
宣國公世子繼續道:“至於皇上會不會同意重開春闈和殿下皇上若是同意了,對那些書生來說是殿下您的功勞,若是皇上不同意,得罪那些書生的是皇上,與殿下又有什麼關係。殿下提出一個建言而已,皇上頂多心裡不滿,卻不能為這個處罰上諫的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