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哎,你這麼一說,我好像也餓了。”王依依披上外衣,準備和宋姐一起去吃夜宵。
“我也和你們一起去吧。”謝芊梨一連做了幾個小時的手工,消耗很大。
“你們怎麼都走了?”
“嗯,閆哥你回房間自己睡吧。”宋姐說著,帶著幾人一起出了門。
“別丟下我呀。”閆哥匆匆換了鞋,追了出去。
凌晨時分,古鎮上大部分店都在打烊,除了一家夜宵大排檔以外,只有小姜花饃店門口亮著燈,店主阿姨正在攤子前忙碌。
“阿姨,您這麼晚還在忙呀。”謝芊梨主動和阿姨打了招呼。
“我天天都兩三點起床幹活,等饃蒸好了,正好也天亮了。”阿姨說道,“你們做什麼的,怎麼也起這麼早?”
“我們今天比較忙,還沒睡。”閆哥苦笑了一下。
“這麼晚還不睡呀,真是太辛苦了,我剛蒸了一鍋饅頭,快趁熱吃吧。”阿姨說著,從大蒸鍋裡拿出幾個饅頭,遞給了幾人。
“阿姨,這個饅頭多少錢一個呀?”謝芊梨掏出手機就要掃碼。
“就幾個白麵饅頭,不用給錢了。”
“啊,那多不好意思。”
“沒事沒事,我看你們幾個小姑娘,也就二十多歲吧,比我閨女大不了多少。要是我閨女忙到這麼晚,我也會心疼的。”阿姨一臉慈祥地看著幾人。
“阿姨,您還有個女兒呀?”
“是呀,我閨女從小就聰明,長得也俊,還考上了音樂學院。”阿姨提起自己女兒,一臉掩飾不住的自豪。
“嗯,您女兒真厲害,您也是個偉大的母親。”謝芊梨無法想象,阿姨憑藉一個小小的花饃店,供出一個學音樂的女兒,要付出多少辛苦。
“哎,啥偉大不偉大的,咱自己沒讀過多少書,現在條件好了,不想再耽誤孩子的天賦。”
幾人和阿姨寒暄了一會兒,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四點鐘。
“天都快亮了,你們快去休息吧,我的饃也該出鍋了。”阿姨說道。
“好的,那我們就不打擾了,謝謝您送的饅頭。”
幾人和阿姨揮手說再見,去大排檔吃了點東西,回房休息了幾小時,又起床開始拍攝。
半個月後,十幾個小麵人終於全部完成。劇組又聯絡了民樂專家,完美復刻了古箏、琵琶、三絃、胡琴、笛子等各種樂器,一一擺放在小麵人手裡。
“太棒了太棒了,恭喜芊梨,又完成一件佳作。”宋姐興高采烈地抱了抱謝芊梨。
“其實完整的素蒸音聲部由七十二個麵人組成,但是條件實在有限,只能做個低配版的。”謝芊梨還是覺得有些遺憾。
“這就行了吧,真做七十二個,咱們都得熬死在這兒。”王依依打了個呵欠,“大功告成了,今天早點休息吧。”
大家美美睡了一覺,第二天元氣滿滿地起了床。
“哎呀,怎麼有個麵人被弄壞了?”王依依路過擺放麵人的桌子,突然發出一聲驚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