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成鶯再繼續跟著自己冒險,他多少還是心有不忍。他暗暗決定,如果這次成鶯隨行,一定要以一個大哥的身份,多照看照看他。
第二天一早,宋仁情起床便來找他。所有隊伍人員願意隨行。
丁勤多少有些感動。吃過早飯,他們正式向愛蘭部落辭行。墨哈飛專門準備了些必備用品,已經幫他們捆紮好,每人一小份。還有少部分的財物,直接交給了宋仁情,作為路上使用。
當他們走出城時,愛蘭部落的人們在後面哭成一片。他們當然明白,能有現在這樣的歸宿,完全是靠丁勤。這也正是墨哈飛將丁勤的名字,寫到愛蘭部落外石碑上的原因。
他是想讓以後在此繁衍生息的愛蘭部落,世世代代都記住丁勤這個名字。
離開愛蘭部落的新址,丁勤很快找到了通向望冰角的路。一片白茫茫的原野之中,小路上的苔蘚成為他們行走時唯一的落腳之處。
雖然這些人都有修為,但是丁勤走得卻不快。在這冰天雪地的地方,一旦出了汗,想再把衣服弄乾可不容易。
到了晚上,他們便尋找大塊的積雪之處,於積雪堆上挖出洞來宿營,這樣能夠防風禦寒,比在外面搭帳篷效果還要好。有時候,實在找不到合適的雪堆,丁勤也會使用水行訣把地上的雪人工堆起來,成為他們可以利用的形狀。
這樣一走,就是七天。
第七天下午,腳下的小路逐漸消失,他們走的開始是純粹的冰面。
不過,他們並不擔心走錯路。
因為在正前方,出現了一大片松林,幾乎超出了他們的視野極限。松林雖然同樣也覆蓋著白雪,但其中透出的綠色,讓人不由自主地心中一喜。
松林有一個部位向這邊延伸,插入北冰湖的湖面之內,有如牛角。
這便是人們所說的望冰角。
而這片松林,自然也就是北冰湖最重要的打獵區域之一,興安林。在北冰湖周邊區域,有幾處存在這種自然的林場或大面積的類似苔蘚場,其中的動植物物產,又以這裡最為豐富。
“今天就在望冰角宿營。按照我們得到的線索,去藍水湖,是一直向北走。過了興安林之後,可參照物很少,我們就主要在白天行路,若有天氣不好,儘量不走,防止方向偏差,帶來其他麻煩。”丁勤吩咐完之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物,率先向前走去。
宋仁情和成鶯緊跟其後。本來,成鶯還是在擔任前鋒偵察的角色,但是由於這興安林內樹木茂盛濃密,為防意外,他們統一行動。
望冰角看起來近,走起來實際還很遠。而且,走上望冰角之後,人們才發現,望冰角的面積也並不小。
其上樹木,棵棵都在十五米高以上。樹下地面落著一層很厚的松針,踩上去鬆軟如毯。
林中各種野獸著實不少。在隊伍紮營完畢後,丁勤親自狩獵了四隻小獸,帶回來供大家烹食。一路走來,人們多以乾糧為主食,現在有了肉,自然也是喜從心起。
本來,進入望冰角和興安林,丁勤還是心生謹慎的。這樣的地方,最容易迷路,也最容易遇到未知的大型野獸。但是,讓他們意外的是,在此,他們遇到了一支獵人隊伍。
冰菱部落的獵人隊伍。
帶隊狩獵的,恰恰是那天去過愛蘭部落的人。他們見到丁勤不僅以禮相待,而且主動幫助隊伍確定行進路線,親自引導。
在他們這夥本地人的幫助下,第五天,丁勤順利穿過興安林,進入另一片曠野。
由於沒有了興安林的阻擋,這邊的風一下大了不少。風將地上的積雪吹起來,即使不是下雪的天氣,視野裡也是白茫茫的一片,與下雪時差不多。
在這樣的氣候環境之下,隊伍的行進速度更慢。而且,沒有了地圖,只有傳說中的一路向北,他們也需要不停地判斷是否走對了方向。
這樣一走,又是二十來天。氣溫已經下降到極寒的程度,若不是眾人使用靈力運轉來抵禦嚴寒,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全身凍僵。在此期間,他們遇到了傳說中的暴風雪,而且遇到兩次。
其中一次,隊伍中一個人險些遇難。
終於有一天,在太陽快落山的時候,丁勤發現地平線的方向,似乎有特殊的反光。這種反光極不穩定,像是在浮動一般,與雪面那種固定的完全不同。
通常,這是大面積的水的反光。
在這樣的嚴寒之地,還能有流動的水,絕對是一件不尋常的事。
“我們好像就要到所謂的藍水湖了。”他及時向大家傳遞了資訊,“再堅持一下,我們的目標就快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