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這行當,有一個心照不宣的技巧。
有時候在古董常識上瞧不出什麼端倪,就靠邏輯推理。
邏輯上如果說不通,那這玩意兒多半是假的。
從這方面說起來,玩古董的與搞刑偵差不多,很多事情道理是一通百通。
常閒在行裡混了這一段時間,這個還是用的溜的。
他一直感覺古怪,這破敗的院子裡,一個孤苦老人,從哪方面看來都應該是清苦拮据的。
偏偏這老人一身若有若無的清貴氣,氣魄還不小,先是琺琅杯,又是老紅木誡子椅,都是好東西。
以老人的清貴氣質和高深學問,決定他不會收贗品。
他幾乎與世隔絕,又決定他沒必要收贗品。
所以,東西是贗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麼,需要做的,就是把眼前的物件都當成真的,一個個比較價格,這樣就簡單多了。
這樣的場合常閒不願意作弊,而且僅僅憑藉靈覺感應,在射覆的幫助也不會很大。
方略既定,他拋開雜念,努力讓自己靜下心來,一件件看過去。
第一件映入眼簾的,是位於木架右上角的一尊青花山水人物紋筆海。
這東西的光澤含而不露,白釉上泛起一點點青色,上頭繪著山水,柳樹已現枯枝,一旁松柏卻依然枝繁葉茂,這畫的應該是深秋景緻。
這東西看起來應該是清中期的,不是雍正朝就是乾隆朝。
他飛快地給它估了一個價,然後去看第二件。
第二件是一個微鼓的扁盒,有一個托架讓它豎起來。
盒子應該是鐵皮的,四角包著銀邊,蓋子上還有勾勒均勻的幾何圖案。
這是個銀邊煙盒,裡頭的高度恰好能擺好一排香菸。
這玩意若不是民國貨,可以把李其志的腦袋擰下來,民國的煙盒根本值不了多少錢,直接劃掉。
常閒輕輕地笑了一下,碰到一件有把握的東西,很高興的將死黨出賣了一次。
古玩種類多的好處就在這裡,彼此之間差異很大,有些東西可以直接排除掉,省掉不少心。
常閒的目光飛快地移向第三件。
這是個犀角杯,造型古樸,杯子外壁雕的是一幅山居圖。
卷藤紋、植株和山中奇石雕得十分精細,刻痕深峻,邊角圓潤,刀功精湛之極。
隔著這麼遠,常閒都能感覺到一種厚重雄渾的氣勢湧過來。
這東西他猜大概是明代晚期的,這種疊層的雕刻技術是典型的明代風格。
而且要到明代晚期海禁開放之後,犀牛角這種材料才會大量流入中國。
掃了一眼雕紋的包漿,小童、樹藤、山石、大樹的表皮都覆著黑褐色包漿,含蓄而幽邃,常閒相信自己的眼力肯定沒錯。
……
“成化鬥彩雞缸杯?”
看到第八件東西,那是一隻直徑約8公分的小杯,常閒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隻杯子純淨細膩,釉彩豐潤沉靜,恰可握於掌中。
外壁以牡丹湖石和蘭草湖石將畫面分成兩組,一組繪雄雞昂首傲視,一雌雞與一小雞在啄食一蜈蚣,另有兩隻小雞玩逐,另一組繪一雄雞引頸啼鳴,一雌雞與三小雞啄食一蜈蚣,畫面形象生動,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