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三線這個詞兒,但有的偉大不應該被忘記。
當時為了應對來自北方的外部威脅,歷經3個五年計劃時期,涵蓋13個省,投入2000多億資金和幾百萬人力,在深山峽谷和大漠荒野中選址建設了幾千家企業。
當時的口號是“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
無數人離開家小,在最荒僻窮苦的地方拋灑自己的青春,打下了國家的工業基礎。
常爸當年就是這樣被招工進廠的。
……
再往前開了一陣,看到一塊界碑,常閒點頭道:“8公里,這就算到我們廠區了。”
李東飛現在知道了常閒的習慣,說“我們單位”或者“我們公司”,那就是說星辰公司。
說“我們廠”,那就是說自己生長的華湘機械廠。
看李東飛頗有興致的左顧右盼,常閒道:“當年我一同學家就住前面那棟房,您肯定認識。”
常閒指的是一棟兩層的平房。
李東飛有些詫異地道:“我認識?那是哪位名人的故居啊?”
不怪他反應快,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不可能跟他有什麼交集,他認識的話只能是名人。
常閒笑道:“宮之超,悉尼奧運會的奧運冠軍。”
“她啊?我還真認識。”
李東飛笑了笑道:“她是你同學?下次一起打個球。”
說話間車子拐進了一條岔路,兩邊都是粗大的法國梧桐,梧桐後面是一排排的楊梅樹。
穿過去,就是一片建築。
公路居中,左右兩邊各有一棟五層的建築,上面寫著斗大的黑體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盡頭是一片平地,雖然四周荒草叢生,還是可以看出,那是一個操場。
兩人下車。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常閒介紹說道:“左邊兒那是我們廠的子弟小學,對過那棟是我們的中學。”
李東飛點點頭,當年很多國企都這樣。
華湘機械廠那時候的子弟中學是有高中的,搬遷之後就只有初中了,到後來只有小學了,再後來小學也沒了。
常閒有些沉默,腳下不停,帶著李東飛穿過小學,在教學樓後面,樹林掩映之中,有一片院子。
“呵呵,這麼些年了,這牌兒還沒被人撿走當劈柴吶!”
李東飛抬起頭,看見一個白底黑字的招牌,面寫著“華湘機械廠子弟幼兒園”。
這招牌明顯時日已久,面漆皮脫落,露出下面的木色。
用來固定招牌的鐵環有一個已經鏽蝕斷裂,招牌向右邊歪斜,稍有動靜,便發出嘶啞的聲響。
掉漆的招牌旁邊是一座鐵柵子門,門關著,旁邊是個門房。
常閒追憶道:“記得門衛的大爺姓易,是個從朝.鮮戰場退下來的老兵,雖然和氣,但身上總是有一股說不出來的味道,我們都不敢接近他。”
“戰場下來的老兵?”
李東飛若有所思地道:“那是金戈鐵馬的殺氣,神鬼難近,一旦發怒一般人都會噤若寒蟬,小孩潛意識裡就不敢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