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輩子可能都不知道肉是什麼味道。
看看當時的老照片就知道了,不然,東亞病夫是怎麼來的?
您要問,咱們是什麼時候,在肉蛋類的消費才達到了醜國南北戰爭之前,黑人奴隸的水平?
一直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
這還是平均了之後的資料。
真正讓中國農民肩上擔子輕了,真正意義上超過醜國黑人奴隸,還得是06年農業稅的取消之後。
功蓋天地,善莫大焉!
這個時候的常閒不知道的是,越南達到這個水平線的時間點是2018年。
……
晚清魏源的《海國圖志》中,記錄的醜國黑人奴隸的生活是這樣的。
“遇禮拜日,每奴散谷十八棒至二十四棒,薯六十四棒,並酌給魚肉,冬夏布衣下及奴之子女,又每二年給羊氈,幼小者二人共得一氈,疾病設有醫藥,如逢禮拜,概停力作,其工役三日一派,能並日完畢者,所餘之日,或得自作己業,遊戲無禁。”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黑人奴隸被奴隸主好吃好喝的供著,生病了有醫生,週末還放假,工作三天一派,忙完了就可以搞自己的副業,副業的收入都是自己的。
不想幹活的話,那您想到哪裡嗨皮就到那裡嗨皮。
其實,醜國奴隸制的本質不是種族矛盾,而是階級矛盾。
一個黑人只要聰明勤勞,不但可以贖身,也可能成為新的奴隸主。
曾經有一個黑人奴隸主,擁有一百多名奴隸,還有一家軋棉廠,是當地有名的富翁。
在魏源看來,這簡直就是理想中王道樂土的天堂啊!
至少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百姓的生活達到了醜國黑人奴隸的程度。
所以,我們在可憐課本上那些悲慘的黑人奴隸的時候,不如,我們先可憐可憐我們自己的祖先?
最諷刺的是,都在痛批醜國奴隸制的罪惡,但在南北戰爭結束之後,短短几十年之間,醜國黑人的數量銳減了一半以上。
因為那些奴隸自由之後,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種植園,進入了北方資本家開設的血汗工廠。
所以,醜國的黑人奴隸制度必須是罪惡的。
……
歷史總是這麼喋喋不休,跟老太太一樣,卻只會讓人厭煩,沒幾個人願意聽。
聽常閒這麼一叨叨,李東飛都麻木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常閒長長嘆了口氣,道:“我們從歷史的緯度看,這個世道,看上去有很多苦,男人苦,女人苦,孩子苦,老人苦,勞作苦,納稅苦,征戰苦,貧人苦,小富苦……可這些苦,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一樣的。”
李東飛細細琢磨,問:“都是一樣的?”
常閒道:“都是一樣的,都是人下人苦。”
“只要有人上人,就有人下人,只要是人下人,就有人下人的苦。所有的苦,都是人下人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