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疆域如此廣闊,遼東高句麗這幾年也要覆滅,但是大唐對地方的治理卻多有鞭長莫及之處,南方水土柔弱只要恩威並濟不足為患。
可是遼東即便滅了高句麗,若不能善加治理,大唐稍有弱勢一樣能為大唐的禍亂之源。”
許多文臣聽了都不由自主地點頭。
兩千年前秦始皇修建長城,兩千年後還被人罵,認為不修長城中華民族可能有更大的發展。
卻都不知道,長城的南北二百里就是農耕線,氣候若是乾旱時,從長城往南二百內就不能種莊稼,氣候若是溼潤時長城以北兩百里也能耕種。
中國若是強盛,又恰好氣候溼潤自然可以攻到塞上,可是一旦氣候變的乾旱,在此耕種的農民必然全體內撤。駐守在外的軍隊就成了孤軍,運送軍糧給養就成了中原朝廷的沉重負擔。
這也是很多時候文官反對無限開疆拓土的根本原因。
如今這些官員見李承乾已經開始謀劃治理遼東,自然是支援的。
不想,李世民稍微一想,就呵呵冷笑道:“真是大言不慚,朕不親征,你什麼時候能滅掉高句麗?高句麗不滅你談何治理遼東?”
李承乾看李世民眼裡都是輕視,雙臂一翻背在身後,挺起胸膛正對著李世民大聲道:“兒臣只要去幽州五年,必定覆滅高句麗,併為大唐建成一座皇皇燕都以震懾遼東。”
李承乾一語說完,就聽長孫無忌笑吟吟地道:“太子殿下這五年只在幽州,不率兵去遼東?”
李承乾看著長孫無忌眼裡殺機四射,沉聲道:“若幽州平定,孤王自然可以去巡狩。怎麼舅舅想讓孤王長留長安?”
長孫無忌再次見李承乾眼裡露出殺機,是真有點害怕。不管他多受李世民信任,他都動不了李承乾分毫。
可是李承乾卻對他有毫不掩飾的殺機,以李承乾的手段,說不定哪天他就被李承乾強行殺了……
想到這裡長孫無忌感到脖子上涼颼颼的,心道既然你一心去幽州,那我就讓你去。離開長安別說五年,就是一年……哼哼……
長孫無忌臉上笑容不減,“陛下,太子殿下既然一心為國,又無危險,不如——”
李世民見李承乾當殿威脅長孫無忌,直氣的七竅生煙,看著李承乾怒聲道:“老子還活著,你小子就想當家?”
文武官員聽李世民用山大王的口氣說話,一個個連忙低頭不敢吭聲。
李承乾眼看要成功了,李世民卻耍起了流氓,也是憤怒不已。
大聲道:“孤王去幽州坐鎮,為我大唐開建一座燕都,乃是關係大唐長治久安的大事,父皇怎可在這件事上無理取鬧?”
“放肆!”
李世民聽李承乾說他無理取鬧,手指頭點著他大聲道。
“你們瞧瞧,他這個樣子,可有一點臣子的樣子?”
群臣抬頭一看這爺倆,一個腆著肚子,一個挺著胸膛,同樣揹著雙手相對而立,很像倆個無懶當街叫罵。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太子殿下也是一心為國,若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您教導一二也就是了。”長孫無忌急忙上前勸道。
“朕能教導得了他,他教導朕還差不多。你們也聽見了,他剛才說的一套一套的。什麼符堅、竇建德那些人也能跟朕比?”
“父皇若是自認為比符堅、竇建德強,就該打消了御駕親征高句麗的念頭。”李承乾反駁道。
“你——”李世民伸手指著李承乾點了一會兒,大聲道:“朕打死你個逆子!”
說著就要抽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