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放下手裡的書道:“不用了,拿來一套葛布衣衫就好。”
李承乾在兩個美人不解的眼光下伸個懶腰,站起來解釋道:“孤王要見的是災民。”
“可是不穿禮服,如何顯示太子殿下身份尊貴,讓百姓有敬畏之心?”王良娣也是熟讀詩書,只是不會活用。
太子妃看著王良娣微笑道:“全副皇太子儀仗光輝燦爛,就足以震懾那些百姓了。”
李承乾讚賞地點點頭道:“你也換上一件粗布衣賞,隨我一起去見見這裡的百姓。”
太子妃忙點頭稱是,見宮女給李承乾找來一套深青色的葛布衣衫,便和王良娣一起幫李承乾換上。
李承乾換好衣衫,座船也就漸漸停住。
“太子殿下,儀仗都準備好了。”劉葵走進來稟報道。
李承乾示意太子妃去換衣衫,然後緩緩坐下,神情淡漠地道:“把孤王的儀仗鹵簿全部排出去,孤王過一會兒就出去。”
“遵旨!”劉葵一看李承乾的神情,連忙出去傳旨。
大運河東岸離運河有二里遠近的一片荒地上,貝州刺史張大通帶領著貝州州府和下轄八個縣的官員,正面朝運河站定,等待迎接李承乾。
幾十個官員站在前面,後頭是數千武城縣的百姓,陳家堡很多百姓就在其中。
這些人都仰著頭往運河方向看,但是因力隔著大壩運河裡的情形什麼都看不見。
不知仰了多久,陳大通的脖子痠痛難忍,不由回頭朝貝州治中劉昊道:“都是你出的好主意,非得帶著這些百姓來,要不咱們就能站在運河河堤上迎接太子殿下了。”
劉昊心裡冷哂,面上卻十恭敬地道:“刺史大人,百姓們把運河挖了,要是隻有咱們自己來,太子殿下能輕易饒過咱們。”
陳大通聞言氣勢一弱,看著後面百姓罵道:“這些刁民,真是難治。”
說罷無可奈何地嘆口氣又回頭向前看去。
就在一眾貝州官員等的不耐煩時,隱隱聽見運河那邊傳來隆隆之聲,有經驗的人立即知道,這是隨行保護李承乾的騎兵,騎兵到了李承乾的座船也就到了。
陳大通精神一振,扭頭對著後面的屬官和百姓大聲嚷嚷道:“都精神著點,太子殿下到了。”
他身後的劉昊見狀只露出一個冷笑,心道:以李承乾的霸道這次不殺了你就算從輕發落了。
不一時劉大通等人就聽見鐘鼓禮樂響起,緊著就看見有六隊甲士手執長槍大戟斧鉞等禮器,緩緩從堤壩上走下來,然後從臨時鋪的黃土路往這邊走來。
甲士後頭是旗手,四隊旗手打著各色龍旗高高飄揚在空中,遠遠看著直如錦繡之林。
再後頭是兩排傘蓋,傘蓋後頭是樂手、宮燈、香爐、羽扇等等。
浩浩蕩蕩兩千多人的儀仗隊伍,按禮樂節奏緩緩走來,後面的百姓只看見,肅穆輝煌直如仙境。
見李承乾如此排場陳大通都等人嚇的戰戰兢兢,他們身後的幾千百姓也是看的如痴如醉,以為是天上的神仙到了。
待這些甲士旗手樂手等人來到陳大通面前,與他們相對列陣,後頭還有人抬著一座金燦燦的寶座安放在傘蓋和羽扇中間。
甲士旗幟一擋陳大通等人就看不見河堤上的情形,他們以為儀仗已經列好,李承乾也就該來到。
不想這一等,就又等了半個時辰,還不見李承乾身影。
劉昊見此心裡冷笑,暗道:看樣子這皇太子是想給我們這些人一個下馬威,真是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又過了好一會兒,劉昊心裡狂喜,陳大通兩腿痠痛的都有些站不住了,才見兩隊東宮屬官騎著馬從皇太子儀仗兩邊繞出來。
這兩隊官員繞出來以後,直接走到寶座前左右排開列隊等待。
現場眾人都知道皇太子要到了,所有人都屏氣凝神地看著金燦燦的寶座。
突然樂聲忽起,兩隊宮女手執宮燈從寶座後面繞出來,後頭跟著一對身穿葛袍的青年男女,相互攙扶著緩緩走出來。
“皇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駕到!”一個內侍高聲喊道。
然後就見東宮官員和甲士們朝著那對青年男女轟然行禮道:“參見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
一眾貝州官員都看傻了,這兩個人就是皇太子和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