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在一眾隨從護衛下簇擁下,沉默地走到中軍大帳。
“傳令升帳!”李承乾突然對劉葵道。
劉葵聞言一驚,偷偷看一眼李承乾,見他依舊面無表情,不敢多問忙去傳令。
聚將鼓在營中響起,李承乾則在後帳披掛甲冑。
無論怎麼樣,這都是大唐最重要的一戰,他作未來的大唐皇帝,必須得重視此事,莊重對待。
李承乾穿好鎧甲緩緩從後帳走出來,就看見薛仁貴、上官儀等文武已經在大帳裡了。
眾人看見李承乾不管真假眼裡都有關切和擔心,李承乾面無表情地回應這一切。
他緩緩走到帥座上坐下。
“參見太子殿下!”
眾將整齊劃一地行禮。
李承乾一抬手平靜地道:“平身!”
待眾將平身分列兩側,李承乾抬頭看著薛仁貴道:“仁貴,將士們休養的如何了?”
薛仁貴邁出一步大聲道:“回太子殿下,將士們已經休整完畢。”
李承乾面無表情地點點頭道:“薛仁貴聽令,孤王命你立即去挑選五萬精兵,三日後趕赴鴨綠江與諸軍匯合共擊高句麗。”
上官儀忙走出來道:“太子殿下,大唐剛剛攻克扶余城,俘虜就有十多萬人,要把這些人送回燕都本來就是一件大事。
若是調走五萬精兵,這裡就剩下不到八千唐軍,還有一千多沒有戰力的傷兵……”
“不必說了。”
上官儀話還沒有說遠,就被李承乾打斷,這在以前從沒有出現過。
以前哪怕有臣下說錯話,李承乾也會讓他說完,頂多以後不再召見他。
李承乾打斷上官儀的話,目光在帳內眾人臉上逐一掃過。
“長安城一日三變,孤王不能久羈遼東,高句麗之戰必須決。”李承乾說這三句話語氣很堅定,事實清楚,立場明確,大帳裡沒有人出言。
“十幾萬俘虜就算是都送去燕都能做事也不多,留在這裡又必成我大唐的禍患,孤決意將這些俘虜全部就地格殺,人頭立下京觀,震懾宵小。”
李承乾說到最後聲音裡都往外冒寒氣,殿裡眾人也都吃驚地看著李承乾,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麼。
上官儀第一個反應過來,神色恍急地道:“太子殿下萬萬不可,這樣做會有損我大唐聲名的。”
李承乾神色不變,語氣漠然地道:“大唐的威名是靠將士們一刀一槍殺出來的,是靠火藥炸出來的;
大軍每一次出征,都帶著兆億黎民勒緊褲腰帶省出來的口糧,帶著無數工匠日夜辛勞打造出來的武器和工具;
唯獨不是靠著婦人之人換回來的。”
說到這裡李承乾緩緩起身,俯視著下面的諸將道:“現在大唐都要出事了,你讓孤王還在乎這些?”
“太子殿下就算不說大唐,您也要在乎您的聲名啊!”
“照孤王說的去辦,這兩天先不要給那些俘虜吃太多東西,等他們餓的沒有力氣了,再行斬殺!”
聽了李承乾的話眾人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李承乾一向都是命令善待俘虜。
而且李承乾雖然幾次率軍征伐,但涉及具體事務還用不著皇太子親操心,可是李承乾卻清楚地知道怎麼用一些不光明的手段讓敵人失去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