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則不在再這個問題上糾結直接回道:“不管有沒有人從中挑撥,兒臣都不允許梁國公那種愚蠢政令施行下去。”
“哼!”李世民表示屑。
“朕看你這些天也沒有什麼動靜嗎?”李世民說著走到正房裡的羅漢床坐下。
李承乾跟著走過去站在李世民面前平靜地道:“兒臣這幾天派人去挑選漠北降卒裡的大小首領及其親屬和一些兇悍之輩,昨天回報已挑出來一萬七千人,今日準備斬首。”
此言一出李世民和李恪都是臉上變色,他們沒有想到李承乾殺心這麼重。
“你還殺人?”李世民對此顯然極度不滿。
“不把裡面的隱患殺了,派他們去挖礦豈不是自找麻煩?”李承乾理所當然地道。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沒有再說什麼,而是從小几上拿起一份奏疏遞給李承乾道:“這是拓拔赤詞送上來的奏疏,說是在他的領地內也發現了金銀礦脈,他願意派遣族人為我大唐挖礦。”
李承乾接過一看,冷笑道:“兒臣已下令,今天殺頭的時候讓党項的大小首領都去看看,他倒先跳出來了。”
“怎麼,你還要對付党項人?”李世民不淡定了。
“黨各部自內附以後安分守己從不逾越,照你這樣下去恐怕整個西北都要縻爛了。”李世民說著不由提高了聲音
“父皇您還沒有聽兒臣打算怎麼做呢,怎麼就知道西北會縻爛?”李承乾不服氣道。
“說,你又打算怎麼做?”李世民沒好氣地道,對於現在的李承乾他也只能這樣了。
“兒臣打算在党項各部中召開武舉。”
“武舉?什麼是武舉?”李世民瞪大眼睛問道。
李承乾無奈不想解釋半天,直接道:“就是武進士。”
“進士就是進士怎麼還有武進士?”李世民越發的不解了。
“大哥的意思是不是讓党項的武士相互比武,勝者封他們做進士?”李恪兩眼放光地道。
“不是進士,是武進士。”李承乾讚賞看著李恪糾正道。
李世民見此有些不爽,怒哼一聲道:“進士是我大唐朝廷的倫才大典豈能兒戲?”
“父皇科舉考試可不光是倫才大典那麼簡單。”李承乾糾正道。
“那還能做什麼啊?”李世民追問道。
李承乾聞言侃侃而談道:“一個寒門子弟透過考上進士就可以改換門庭,但是他要改換門庭就必然與原來的高門世家產生競爭。
寒門子弟沒有勢力要想鬥過高門世家,必然要忠於皇家,藉助皇家的力量打敗原來的高門世家。
而且如果一個地方出了一個進士去朝廷做官,那個地方的寒門子弟都會想著效仿他也考個進士去朝廷做官。這樣那個地方的人就會對朝廷有向心力,輕易不會向高門世家屈服,反而更願意執行朝廷的政令……”
李世民聽到這裡兩眼放光地看著李承乾確認道:“科舉進士竟然有如此大的功用?”
李世民以前只知道科舉能得到人才,到了今天才知道科舉簡直就是朝廷一大法寶。
想到科舉這麼有用,李世民忍不住興奮地站起身在大廳裡來回走動,不知道想到了什麼,一邊走還一邊笑。
半晌才停下來扭頭看著李承乾問道:“你在党項羌內部選拔武進士,那來原的党項羌內部豈不是要出亂子?”
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