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們就住在前面的村子上,你們去附近請幾個明白事理的人,要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晚上孤王與他們聊聊天。”
最後李承乾無奈地道。
聞言四個人一起點頭道:“臣遵旨。”
李承乾聞言不由翻個白眼道:“進了村稱我為李大郎即可。”
“大郎”在這個時代就是一家的大兒子。
周晉看看前後左右的護衛道:“還是稱公子吧。”
公子在春秋戰國時只有國君家的兒子才能稱公子,在漢以前皇帝的兒子也稱公子,最著名的是公子扶蘇。
到了唐朝稱的公子的標準也只有公爵家的兒子。
李承乾想想稱大郎人家也不相信,便點點頭算是預設了。
裴行儉和周晉帶人去附近村裡找人,薛仁貴保護著李承乾來到村口。
幾百騎兵動靜實在太大,他們離村子還有很遠整個村子都被驚動了,婦孺和孩子被藏了起來,幾個老頭在村裡青壯的陪伴下,站在村口等著這群不速之客。
薛仁貴上前對他們拱手道:“幾位老仗請了,我們是護送公子去嵩縣探親的,走到這裡天已經晚了,所以想在村裡找幾間房子借住一晚。”
老頭子償為難地看著他身後的幾百騎兵,不知道說什麼好。
薛仁貴會意忙哈哈笑道:“我們這些粗漢子就在外頭的帳篷裡住一晚,主要是我家公子受不得風霜,只要有兩間房子就行。”
一個老頭聞言忙拱手道:“這個容易,就請到我家去吧!”
“那就多謝老仗了!”薛仁貴再次拱手。
幾個老頭就把他們領進村裡最齊整的一處院子外。
李承乾騎在馬上遠遠地就看見低矮的院牆裡的情形,院裡雖然和其村裡其他人家一樣都是土房子,但是房子明顯是新修建的,而且是一處兩進的院子有十餘間房子,顯然老頭家裡人口不少。
此時前後兩院沒有一個人在家,顯然提前有人來傳訊息,家人都躲出去了。
李承乾在院門口下了馬跟著老頭走進上房,屋裡打掃的還算乾淨,兩張破舊的白茬木幾後面放著葦蓆。
李承乾略一打量知道這間屋子是這戶人家專門用於會客的地方,鄉下農戶平時還空著屋子備著會客的地方,必然有與普農戶不一樣的地方。
李承乾隨和地坐在葦蓆上,笑著問道:“不知老人家貴姓?”
老頭見李承乾和氣也放鬆不少,見問忙道:“回貴客的話小老兒姓宋。”
“我看宋老仗院裡收拾的比村裡其他人家都齊整,想來也不一般人吧?”李承乾繼續套話。
這話一下子說到宋老頭心坎裡去了,咧著嘴笑道:“貴客好眼力,小老兒家這兩年好過一些全是因為小老兒有個爭氣的兒子在縣城裡當差。”
李承乾心裡暗自點頭,然後接著道:“其實據我這一路走來看見的村子,也沒有宋老仗這個村子強的了。”
宋老頭一聽立即睜大了眼睛道:“貴客果然不是一般人,眼睛就是比別人看的準。”
李承乾聞言心道還是真是這樣,便接著道:“這裡比別處好些,想來也是這村裡的人都勤勞能幹一些。”
宋老頭聞言一臉自得地道:“這個貴客可就沒有看準。”說罷也不待李承乾再問,就賣弄地講起伊川縣哪裡的人富裕,哪裡的人窮,又是因為什麼……
李承乾正聽著,就聽見外頭一陣喧鬧,以為是裴行儉或是周晉回來,沒有想到卻是李義府先找來了。
宋老頭見李承乾有事便起身告辭,李承乾賞了他兩吊錢,便千恩萬謝地出去了。
“臣李義府參見太子殿下。”
待室裡沒有外人,風塵僕僕的李義府慌忙向李承乾行禮。
“李卿平身,你這麼快來見我,可是出什麼事了?”
李義府聞言急切地道:“回太子殿下,出大事了。
為保太子殿下安全,臣請太子殿下立即起架回洛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