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輕哼一聲,大殿就安靜下來,這足以說明李承乾現在朝堂上的威嚴。
當百官都看著李承乾時,李承乾依然威嚴肅穆地坐在寶座上宛如天帝的神像一般。
百官見此越發的恭謹,最後都把頭微微低下不敢再看李承乾。
“高侍郎!”大殿裡響起李承乾平靜的聲音。
高履行聞言一怔,快步走出來躬身道:“臣在。”
“秦懷義的奏疏是你處理的吧?”李承乾聲音依舊平靜如初。
高履行現是吏部左侍郎,前一段時間吏部尚書杜正倫和右侍郎劉祥道都忙著作大唐銓選改革的奏疏,部裡的一些庶務都交給了高履行。
高履行聽了心裡一跳,只是這個時候已經容不得他去多想,忙如實道:“是臣依例駁回秦懷義請求奔喪丁憂奏疏的。”說到最後聲音就低下去了。
“官員母親過世請求奔喪,你一個四品侍郎就給駁回了?”李承乾話語依然平靜但是臉色已經嚴肅起來。
“臣、臣……”高履行一時說不出話來。
高履行雖然只是四品侍郎,但因為他家世好所以在吏部很官吏願意巴結他,沒有直接利益衝突時,杜正倫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算了。
李承乾見狀微一抬手打斷高履行,神情漠然地道:“當年你在母喪之時長安都傳說你哀痛欲絕,幾至喪命,怎麼就不能以孝子之心去替秦懷義想想呢?”
這幾句裡隱含著《左傳》穎考叔勸鄭莊公的故事(君子曰:穎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說是穎考叔因為孝敬自己的母親,感化了鄭莊公也回家去孝敬他的母親。
李承乾這話說的可能一般人覺得風清雲淡,但是這對於一個士族出身的官員來說,這已經是被人嚴重懷疑人品了。
高履行聞言臉瞬間就沉下去了,他對李承乾安排高士廉去九成宮養老本來就不滿,所以對李承乾的命令一直都是陽奉陰違。
此時被李承乾質疑,帶著強烈的不滿道:“太子殿下還請慎言,臣雖愚鈍,但也知道不能因私廢公。秦懷義為嵩縣縣令為政清明,百姓稱能,臣據此奪情並無過錯。”
“放肆!”不用李承乾說話,站在高履行旁邊的周晉就開口了。
只見他大喝一聲,仰著頭怒視高履行,聲如洪鐘道:“高履行你太也張狂了,竟敢當殿以臣忤君。”
高履行目光微微向下斜一眼周晉,輕蔑地道:“本官據實而奏,何來忤君一說。”
他對周晉這樣的‘倖進小人’是十分看不起的,在士族看來凡不是憑家世做官的人都是小人,所以南朝後期後很多掌機要的實權宰相都被稱為小人。
周晉對此不為所動直接大聲道:“‘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不是孝子,怎麼能算是忠臣?
高侍郎供職吏部把秦懷義這樣一個不孝之人看的如此重,可見也是一個識人不明的人,實在難副其職。”
這話很難反駁,殿裡百官此時再看周晉已經收起輕視之心,這當中高履行體會最深。
高履行抬頭看見李承乾正冷漠地看著他,忙朝上一禮道:“啟奏太子殿下,臣絕無此意。”
李承乾沒有理會高履行,聲音平靜地道:“吏部侍郎高履行德行不修、無才無學,庸碌自用,不識大體、偏廢人倫,即刻革職貶為庶人,著人即日送去九成品侍俸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