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臣也太過份了,父皇才離開長安不到兩個月就開始欺負大哥。”紀王李慎憤憤不平地道。
這裡他年紀最小,雖然不是最受寵的,但是如此說話李世民也不疑心,只是嘆口一氣還微微點頭。
“這也不值得皇兄如此憂心,皇兄不在長安一些臣子稍不安份也可以理解,只要皇兄一回到長安,他們自然就立即偃旗息鼓了。”韓王李元嘉笑著開解道。
李世民聽了覺得這話也似是有理,正要深思,就聽李治誇張地對越王李貞和紀王李慎道:“你們不常在長安,不知道父皇在朝堂有多威風,平日裡都是言出法隨,根本沒有大臣敢於質疑。”
越王李貞和紀王李慎聽了都崇拜地看著李世民,李世民聞言先是哈哈一笑,隨即佯怒道:“胡說八道,朕豈是那聽不進諫言的昏君?”
李治聞言如同被嚇到的小白兔一樣,麻利起來,跪在榻前,低著頭向李世民請罪道:“都是兒臣無知,每每見父皇乾綱獨斷,群臣俯首,以為天子就該如此。”說到最後聲音越來越低。
李世民看李治勾著脖子額頭都快碰著肚皮了,不由笑著拍拍他的後腦勺道:“知道錯了就好,起來吧。”
李治緩緩站起坐到床前椅子上。
李元嘉看一眼旁邊的越王李貞和紀王李慎酸溜溜的表情,莞爾一笑對李世民道:“其實晉王說的也不算錯,不過他在朝堂上只看見皇兄乾綱獨斷,卻忘記了這是皇兄天生的聰明睿智,聖明燭照,所處理的朝政莫說是殿上百官,就是天下萬國的賢者也不能找出絲毫錯漏,故而群臣俯首天下歸心。”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別看李世民經常教育李承乾要以隋煬帝自作聰明為誡,此時他自己卻被李治和韓王李元嘉一唱一和吹捧的有些飄飄然。
哈哈大笑道:“賢弟如此說就過了!”說到這裡又長出一口氣,十分毫爽地道:“不過眼下長安這點事朕確實沒有放在眼裡,朕若是回到長安,不過彈指間就能平息紛亂。”
不過人近憂必有遠慮,李世民說罷又忍不住道:“只是朕才離開長安,大臣就是欺承乾,若是哪一天朕不在世了,承乾該怎麼辦?”
李世民這話一出口,李治四人雖然心裡高興,但還露出驚容道:“父皇(皇兄)慎言。”
李世民看著他們故做釋然道:“人都有走的那一天,你們怕什麼?”
“有父皇獨斷乾坤,天下太平,無人敢欺負我等!”紀王李慎垂淚道。
李治和越王李貞亦是泫然欲泣。
李世民看他們一眼,不由嘆道:“承乾——”
雖然李世民只說了兩個字就停住不說。
但是四人何等聰明,一見李世民神態,就猜到李世民必然是因為此事對李承乾的能力產生了懷疑。
要說這四人也確實高明,全程沒提李承乾一句就把李承乾給陷害了。
正在大殿裡氣氛低迷時,內侍啟奏:中書令馬周求見。
李世民聞言神色一正道:“宣馬卿進來!”
不一時就見馬周臉帶喜色地走進來。
“臣參見陛下。”
“馬卿家平身,賜座。”
“謝陛下!”馬周謝過卻不坐下,而是再次向李世民一躬身,帶著喜色道:“啟奏陛下,太子殿下平息了長安風波,眼下長安百官已不再揪著杜正倫不放了。”
“什麼?”紀王李慎聞言一驚,被越王李貞一拉低下頭不敢再開口。
李治和李元嘉的臉色也變了一下,又及時恢復正常的。
只是他們四人的臉色變化李世民都沒看見,因為李世民也覺得一腳踩空掉坑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