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在寶座上坐下這些人也都護衛左右把寶座上的李承乾襯托的莊嚴神聖,讓人遠遠一見就覺心生崇敬。
一切就續後,李承乾抬手朝劉葵示意,可命群臣進殿。
劉葵神色肅穆地上前一步,拉長聲音道:“百官上朝!”
殿外自有人接著傳令,如此命令一遍一遍傳出去,直傳到嘉德殿廣場,群臣聞聲才排隊進殿,殿中侍御史在人群中巡查有沒有人不按禮儀行走。
百官走進大殿列隊後朝高據寶座的李承乾行禮,數百人齊聲道:“參見太子殿下!”
李承乾面無表情地道:“眾卿平身!”
劉葵再次扯起嗓子大喊道:“百官平身!”
“謝太子殿下!”
……
這樣的大朝,其實就是一次對百官的思想教育,讓他們知道皇權神聖,皇帝和皇太子偉大。
禮儀上一點都不能馬虎,從李承乾到百官都十分認真地完成這個儀式,所以一般情況下大朝上就是頒佈一些詔令,基本上不議事。
在百官行禮歸座後,劉葵便直接站出來道:“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坐前排張行成聽見心裡鬆了一口氣,劉葵這麼說了,就說明李承乾不打算直接宣旨實行新的官員銓選法。
同時也讓他們感覺昨天佈置沒有錯,李承乾雖然一向強勢,但是這次面對有可能的天下士族的反擊還是比較謹慎。想來稍後李承乾也會容易屈服一些,只要今天一舉去鋤去禍根,日後再也不會有人提改革官員銓選的事情了。
見劉葵宣旨後沒有官員站出來,李承乾以為今日可能無人上奏,正準備命劉葵宣佈退朝時,卻見從監察御史佇列裡緩步走出來一個官員。
李承乾一見就覺得不對,監察御史一般情況下都是上奏疏,今日怎麼在大朝上走出來了?
不等李承乾細想,那名監察御史已走到大殿中央,朝上行一禮後語聲鏗鏘地道:“臣監察御史張文瓘有事奏報。”
大殿裡其他大臣見狀也都是一驚,監察御史才是個正八品官員有什麼事要在大朝上上奏?
別看李世民好納諫,那也要看人,敢在大殿上進諫的至少也得是中書舍人、諫議大夫級別的官員,監察御史發現什麼問題還是老實寫奏疏比較穩妥。
“有何事上奏?”李承乾聲音淡淡地,聽不出什麼喜怒。
“臣彈劾吏部尚書杜正倫三大罪……”張文瓘不緊不慢地道。
大殿裡還不明就裡的大臣聞言都不由張大了嘴,吃驚地看著張文瓘。
杜正倫可以說是李承乾死黨,之前因為支援李承乾被李世民貶謫過,剛被李承乾召回長安委以重任,現在彈劾杜正倫等是打李承乾的臉……
果然下一刻大殿裡就響起李承乾冰冷的聲音問道:“不知杜卿家有哪三大罪?”
說這話時李承乾坐在寶座上府視著大殿裡的百官,他知道這個張文瓘走出來一定受了誰的指使,為的是不讓李承乾再動改革銓選的念頭。
“啟奏太子殿下,臣聞杜正倫在前隋時,兄弟三人皆中秀才,自此外出遊學做官,無人居侍奉父母,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杜正倫三兄弟,不顧父母年邁宦遊他鄉此為不孝是也。
再者,杜正倫貞初年為起居郎,多次洩露禁中密語,後被陛下貶往交州,如此作用實難稱忠。
另外近日長安城盛傳杜正倫做都督交州時,貪財好色,回長安時光南海珍珠就帶回數車。
似杜正倫這樣不忠不孝,貪鄙不潔之徒位列朝堂實難服眾,臣請太子殿下將杜正倫交有司勘察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