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外人都走了,李承乾和李恪兩人送李世民回後世殿休息。
李世民一邊走一邊道:“承乾,玄齡這為了建立一個千年世家,費盡心思,他也替大唐立下過汗馬功勞,就得這麼個結果恐怕會使人寒心吶!”
千金市馬骨是給別人看的,房玄齡為李唐操勞一輩子,若不得一個好結果,其他臣子也不會再忠心於大唐。
李承乾聞言只是淡淡地道:“房玄齡的子孫不能撐起他的野心,這怨不得旁人。
而且出海也不是壞事,若是他的子孫在海外繁衍生息的好,未必不能成為一個千年世家。”
說到出海李世民又轉身看向李恪,眼神十分溫柔,半晌道:“只是苦了恪兒。”
李恪聞言神情堅毅地朝李世民行禮道:“父皇兒臣定為大唐在海外打出一片天下來。”
“嗯!”
李世民點點頭便直接往前走,有很多事情他也無法改變。
李恪出海是李承乾佈局了一年多的事情,李世民現在就算再捨不得李恪也攔不住。
尤其是今天以後大唐出海更牽連到幾十個涉及謀反的勳貴大臣,若不能成行只能看著李承乾舉起屠刀了。
安置好李世民,李承乾又跟李恪說了一些關於出海的事情,告訴他製造望遠鏡和指南針的大概方法,然後便回東宮處理政務。
李承乾一回崇教殿就見工部尚書薛大鼎已經等在這裡了。
“參見太子殿下!”薛大鼎慌忙迎出來行禮。
“薛卿家平身。”李承乾一邊往裡走一邊擺手道。
李承乾走上寶座坐下,薛大鼎也來到寶座前。
“薛卿家來見孤王有何事?”
“回太子殿下,臣有兩件事請太子殿下定奪。”薛大鼎老實地道。
“薛卿家請講!”
“太子殿下,去年千議政會,長安城南鄉民說以無水可引,每逢旱年就無法灌溉良田。
太子殿下曾命臣考察挖渠引水,臣於去歲秋天量定引水渠道,去歲冬天挖了一冬,因為春種才把工程停了下來。
前些日了長安城南少雨,鄉民想立即開通引水溝渠。
可是途經杜固,城南杜氏族人說那裡是杜氏一族風水所鍾之地,不許挖。”
李承乾聽的心裡火起,冷冷問道:“水渠挖通後可以灌溉多田地?”
薛大鼎誠實答道:“回太子殿下,若是挖通杜固引白馬河下南,藍田縣境內數萬畝良田都能得以灌溉。”
李承乾面色嚴肅地道:“事涉數萬畝良田那就是數萬百姓的生計,不能被杜氏以虛無之論擋住,直接派禁軍去,有敢阻撓者殺無赦。”
“臣遵旨!”
“還有何事?”
“回太子殿下,長安城內下水道臣已經丈量好了,準備三天後開工……。”薛大鼎說著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李承乾。
李承乾見狀莞爾一笑道:“孤王說去幹活,那是一定要去的,你去找郝學士商量一下,看看在哪裡立動工碑。
到時候孤王帶著文武百官去挖第一銑土。”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