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見李世民和李承乾車駕先後來到兩儀殿前連忙上前行禮。
李世民坐在車駕上沉著臉道:“眾卿平身,先進殿裡再說。”
群臣進殿後再次向李世民和李承乾行禮。
李世民半歪在羅漢床上李承乾坐在旁邊有些擔心地道:“父皇還是先讓御醫給您看一看,吃些藥再商量國事不遲。”
高士廉也關心地道:“陛下身體為重!”
李世民聞言嘆一口氣,擺擺手道:“朕的身子沒事,再說了現在外面的叛軍肆虐,朕如何放心的下?”
說到這看一眼李承乾,又神色複雜地道:“承乾雖然仁孝但是到底年輕,出了這樣朕不能不管啊!”
見群臣面色有異以為是有什麼為難的事情,便直接道:“好啦,有什麼為難的事直接跟朕說,有朕在大唐江山變不了天!”
高士廉聞言忙道:“啟奏陛下,宮外的叛亂已經平定了,叛賊都跪地請降,一個都沒有跑掉!”
李世民聽有些疑惑問道:“誰下令禁軍出宮平叛的?”
因為今夜的主要戰場在玄武門,所以要等玄武門平定之後承天門的禁軍才能大批出宮平叛。
玄武門平定後李世民和李承乾都沒有下令禁軍出宮平叛,怎麼就已經就平定了?
李世績今夜負責承天門,聞言知道李世民誤會了忙出列解釋道:“禁軍沒有出宮,是長安城的百姓出來打敗了叛軍。”
“長安城的百姓?”
李世民聽了更加不解了。
李承乾聞言含笑對李世民解釋道:“啟稟父皇,兒臣擔心叛軍劫掠城中百姓所以下令龍首原上和升道坊的百姓出來與叛軍周旋,沒想到他們直接平叛了。”
李世民聞言臉色有些不自然,點點道:“這些義民也要好好封賞!”
“兒臣遵旨!”李承乾含笑道。
見李承乾誤會了,李世績忙再行一禮解釋道:“啟奏陛下,太子殿下平亂的除了龍首原和升道坊的百姓,還有長安城幾萬丁壯也都出來了。”
李世民聞言不敢相信地看著李世問道:“懋功你是說全長安的丁壯都出來了?”
李世績聞言一滯,然後緩緩道:“臣也不知具體有多少丁壯,但是看數量總有幾萬人。”
“哈哈,大唐的百姓忠義無雙,朕就常說‘民為水,君為舟……’在關鍵時候還是百姓們忠於朕。
等荊王叛亂平定後朕要下旨長安百姓免租稅一年,民年滿八十者賞粟帛。”
李世民親自下旨大賞,是為了讓史書上詳記下此事。
“陛下與太子殿下仁厚愛民自然深得民心!”高士廉忙跟著湊趣道。
李世民聞言笑著點點頭道:“荊王為朕兄弟,被奸人盅惑密謀造反也是朕教導不嚴之過,可是長安百姓能分清是非,出門平叛可見朕也不是一無是處。”
說到最後神色不由有暗淡。
不管有情無情,兄弟相爭總不是好事,李承乾既然已經殺了荊王,李世民於情於理都要表現出他作兄長的自責之心。
馬周忙上前行禮道:“陛下聖明燭照、大唐君臨四海,更能教匯出太子殿下這等英果仁孝的儲君,何愧於天下?
荊王元景私心作祟,愚蠢昏潰,竟敢私窺至尊之位,合該遭受天誅地滅,與陛下何干?”
李世民聞言嘆口氣沒有說什麼。
高士廉便接著道:“啟奏陛下,城中百姓聽說荊王要謀害太子殿下,甚是擔心,想要在承天門前看一眼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