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處理了漠北降卒和挖金礦的事務,緊接著就是派兵去漠北把漠北各部的婦孺接來大唐。
李世績去稟報李世民以後,李世民決定出兵一萬人前往漠北。
燕山北部的契丹等落部還好對付,他們離大唐太近不敢做的過份,可是突厥賀魯部在陰山以北,隨時可以逃往西突厥若是兩軍相遇對方不會留情,所以大唐必須有備無患。
大軍出發前一天,李承乾把薛仁貴和一眾東宮將領都召到靈州城中的一處酒館為薛仁貴踐行。
提前幾天劉葵就派人去接管了酒館,一應僕役和應用的東西都是從行在調撥過去的。
辦酒宴的這一天,在酒館大堂裡擺開十幾張大方桌,百十個將領一進來看著如此安排都覺得新奇有趣紛紛入座。
十幾年前阿Q式的學者跳出來說中國古人行分餐制,衛生什麼的云云……
這是受到了近代西方影響首先是文化不自信,自認為合餐不衛生,所以才向故紙堆找出中國古人是分餐制等等。
前世今生李承乾都不信這一套,更不會因為外國認為吃麵條像豬就不吃不麵條。
李承乾穿越以後發現唐代分餐主要是受制傢俱製作水平,當時還沒有大桌怎麼合餐?
還有就是禮儀的限制,在唐代有錢有能力舉辦宴會的人,都是等級分明家族,不同等級的人是不可同席而餐的?
即便是李承乾穿越以來做出了大方桌,但是配與他同席而餐的人又有幾個?
除了極其私下的宴會李承乾凡是李承乾參加宴會,都是高臺單桌與眾人遠遠地分開。
而今日李承乾安排的百十人開十幾桌酒席,全部都在酒館大堂裡鋪開未設高臺單桌,一時間使得眾將都感到受寵若驚。
在內侍引導下眾將入座,李承乾那桌居於正中,受到周圍桌上眾將拱衛若眾星中的太陽一般。
按李承乾的要求今日眾將都是身便裝而來。
能入東宮做護衛的人多是世家是子弟,平常穿著軍裝不顯可是換上一身錦袍玉帶。一個個既玉樹臨風儒雅瀟灑又不失鐵血鋼毅,倒比現在的某些天團要強的多。
待到正午時分,一身天藍綢袍的李承乾領著今天的主角一身白袍的薛仁貴,還有蘇定方、裴行儉、王方翼、程務挺等人來酒館。
先來的眾將領出酒館迎接在門口向李承乾行禮。
李承乾見裝笑呵呵地擺著手道:“諸卿平身!隨孤王進去。”
走進酒館李承乾坐在正中桌上,示意薛仁貴、蘇定方、裴行儉、王方翼、程務挺等人跟他一桌,其他將領則回剛才的座位坐下。
一開始眾將還都有些拘緊,先是眾人起身連幹三杯,祝陛下身體健康,祝太子身體健康,祝大唐萬盛……
待三杯酒過後,眾人都坐下李承乾端起酒杯站起來向眾人道:“諸位一路辛苦保護孤王來到塞上,後來幾次與漠北交戰更是捨生忘死的保護孤王建立功勳。
孤王能記住為國捐軀的將士,能記住普通將士,更不會忘了你們。
這杯酒孤王敬諸位勇武殺敵之功。”
說著舉起酒杯一揚脖把杯中酒水喝個乾淨。
眾將見狀轟然起身雙手高舉酒碗,也一揚脖子把碗裡酒喝乾淨。
放下酒碗才大聲道:“謝太子殿下!”
李承乾見此胸中頓生豪氣大喊一聲“好!”回頭對劉葵道:“給孤王也換上大碗!”
劉葵略一猶豫就端來一隻大碗,李承乾接過碗,程務挺連忙提起酒罈給他倒上滿滿一碗黃酒。
李承乾舉起酒碗再次朗聲道:“這碗酒孤王還敬諸位,孤王自治軍向來嚴厲尤其是出征這近一年來軍中禁酒甚嚴,諸位將士都十分讒酒。
所以今日孤王特意向與英國公打招呼他會照看軍營你們只管痛飲,喝醉了找地方睡覺明日再入軍營。”說罷李承乾舉起酒碗一飲而盡。
“好!”
大廳裡響一雷鳴般的叫好聲。
然就是咕嘟咕嘟地咽酒聲。
李承乾依然站著待眾人放下酒碗,李承乾把自己的酒碗放到程務挺面前讓他倒酒,然後再次舉起酒碗沉聲道:“我們來時山高路遠靠著眾將士一路劈荊斬棘才走到今天,回去時也一樣山水迢迢需要眾將士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為我大唐的康莊大道踏平坎坷,在這裡孤王先敬諸位,請滿飲此碗!”